沈奇一邊搞科普,一邊和楊定天一起推進973項目凝聚態物理的第二個課題。
經過近半年的研究、驗證、調研,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建議,將沈奇的第一篇凝聚態物理論文《一類化合物的無序-有序相變規則及基本方程》中的無序-有序相變規則命名為“沈奇規則”,對應的基本數學物理方程∫+∞-∞dux/dx/x-ζdζ=(1-v)b/2asin4πux/b,命名為“沈奇方程”。
ICTP向沈奇發來邀請函:
“沈奇先生,鑒于你在凝聚態物理、復雜性、地球固體物理學、天體物理等領域做出的貢獻,ICTP提名你為卡斯特勒獎候選人,并邀請你參加今年7月在ICTP舉行的卡斯特勒獎頒獎儀式,望出席。”
卡斯特勒獎成立于1982年,以法國物理學家阿爾弗雷德-卡斯特勒的姓氏命名,是國際物理界的一項大獎,每兩年頒發一次,由ICTP組織評選。此獎授予發展中國家的國民,并在本國生活和工作,年齡不超過40歲。
終于有國際物理組織給沈奇頒獎了,沈奇接受了ICTP的邀請。
又過幾天,IMU給沈奇發來邀請函:
“沈奇先生,鑒于你在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霍奇猜想、SLW體系、沈氏雙生匹配法、沃什猜想、巴拿赫空間中的穆勒-沈定理/沈氏近迫定理等領域作出的無與倫比貢獻,IMU決定授予你陳省身獎,并邀請你出席今年8月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望出席。”
好事成雙。
今年是菲獎年,本年度的菲爾茲獎會在四年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頒出。
這四年以來,沈奇在數學上取得了新的重大研究成果,建立了SLW體系并證明霍奇猜想。
但IMU還是沒有破例再次將沈奇列為菲獎候選者,IMU提名沈奇為陳省身獎候選人。
陳省身獎和陳省身數學獎是兩個不同的獎項,前者由IMU頒發,后者由中華數學會頒發。
沈奇在普林斯頓讀書時已經獲得陳省身數學獎,而IMU頒發的陳省身獎屬于終身成就獎的性質。
一位數學家一輩子只能領取一次菲獎,關于這個原則IMU表態了,絕對要堅持下去,一百年不動搖。
沈奇在上一次菲獎之后又證明了霍奇猜想,IMU也是沒什么獎拿得出手發給沈奇,想來想去只能破另一個例,提名沈奇為陳省身獎的候選人。
陳省身獎通常只發給已經退休或者快要退休的老大爺,而沈奇今年26歲。
沈奇接受了IMU的邀請,他將出席今年8月的國際數學家大會。
卡斯特勒獎頒獎地點在意大利城市的里雅斯特,今年國際數學家大會舉辦地在俄羅斯圣彼得堡,一個7月底,一個8月初,沈奇提前做好計劃,7月底8月初去趟歐洲,兩個獎一起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