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歐洲之行還有近兩個月的時間,此時正值燕大的考試季、答辯季。
數院出身的沈奇受邀擔當答辯官,他將參加數院的一場本科生答辯、一場博士答辯。
五篇本科生論文和兩篇博士論文提前送到沈奇手中,沈奇先看本科生論文,其中一篇論文看過之后他氣的拍桌子:“態度極其不端正,燕大怎么還有這種學生?”
兩篇博士論文寫的還可以,其中一位作者是沈奇的老朋友,他的本科同學李真強。
6月初,燕大數院本科生畢業答辯進行中。
今天上午,數學系五位大四學生輪番進入答辯會議室,陳述他們的本科畢業論文,并回答老師的提問。
前四位本科生表現的還可以,論文寫的馬馬虎虎,沒什么亮點,也沒致命的疏漏。
沈奇的評價是,你們寫了一篇勉強符合燕大數院本科畢業標準的數學論文,我個人同意你們本科畢業,祝你們擁有錦繡前程。
第五位本科畢業生進場,是位燙著時髦發型的男生。
男生進門后先鞠躬,禮數非常到位:“沈教授好,魯院長好,孫主任好!”
男生挺懂事,事前也做了功課,三位答辯官的級別他摸查的很清楚。
沈奇是燕大正庭教授,這個教席同一時間只授予一人,同時沈奇兼任沈奇數理研究中心主任,這個中心與數院平級,所以沈奇的級別不會低于數院院長。
魯國珍是數院副院長,孫二雄是教研室主任,所以男生跟答辯官打招呼的排名是正確的,從高到低依次是沈教授、魯院長、孫主任。
數院相當重視本科生答辯,三位答辯官都是業內有頭有臉的人物,主答辯官魯國珍說到:“何宇明同學,請開始你的陳述。”
“好的。”這位叫何宇明的男生開始陳述,他神態自若口若懸河:“我是數學系大四學生何宇明,我的畢業論文是《關于函數空間的超連續性》,超連續性的概念于上世紀80年代首次提出,我選題的核心思路是,證明連續函數為態射的超連續格范疇是卡特塞安閉范疇……”
何宇明一口氣陳述了十來分鐘,極其順暢,他的口才和表達能力十分出色:“我的陳述完畢,請三位老師批評指正。”
“何宇明同學,你的畢業論文我們事先看過了,這篇論文對于本科生來說是很難的,在函數空間的基礎上加入了拓撲學研究,你的論文已經達到了研究生的水準,這是你自己寫的嗎?”孫二雄問到,看上去有所質疑。
何宇明堅定的答到:“當然,這篇畢業論文是我獨立完成的,為此我查詢了大量文獻,并經常和導師錢教授深入交流,在他的指導下,我完成了這篇論文。”
“老錢我很熟的,他作為訪問學者,今年春節之后去了英國曼大,要在那里呆一到兩年,春節到現在,錢教授都不在國內,你是怎樣和他深入交流的?”魯國珍眼神犀利的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