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實驗日志的主流地位并未使得的手寫實驗日志消失于沈奇科研中心的任何一間實驗室,沈奇堅持讓他的實驗員在自動生成電子實驗日志的同時補充手寫實驗日志。
在沈奇看來,實驗員們每天多花費半個小時不到的時間手動寫一份日志是很有必要的,手寫的日志報告,更能體現出一位實驗員的學術思維遞進過程,便于領導檢查工作、指導工作。
沈奇翻閱受體阻滯劑課題小組的手寫實驗日志,手寫日志所體現的內容跟電子日志幾乎一樣,沈奇非常清楚受體阻滯劑課題小組的實驗進度。
沈奇注意到,受體阻滯劑課題小組的手寫日志薄上有兩種筆跡,一種剛烈,一種柔美。不論是剛烈還是柔美,兩種筆跡的書寫者在專業問題上都很有見解。
筆跡剛烈者是賀琳,筆跡柔美者是肖銘。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賀琳、肖銘皆是受體阻滯劑課題小組的成員,兩人今天你寫日志、明天我寫,就如電解池中的陽離子定向朝陰極移動、陰離子定向朝陽極移動,配合默契,遵守規律。
最近的一個星期,受體阻滯劑課題小組的實驗日志上只剩下一種筆跡,這種筆跡剛勁有力,在化學實驗室里出現頻率很高的“劑”字,立刀旁的那一鉤劃破了紙頁,似乎蘊藏著滿滿的殺氣。
一個女孩子,寫出這么暴躁剛烈的字跡,由此可以推測出賀琳博士的某些性格特征以及她近期的心態變化。
沒結婚的女人都是女孩子,賀琳今年三十有二與沈奇同年,尚未嫁人。
做科研的人三十幾歲不結婚相當正常,沒結婚的男人當然也是男孩子。
從男孩子肖銘博士的履歷上分析,他是個極其出色的理工科學霸,本科保送中科大,碩博就讀伯克利,博士后來到MIT的著名實驗室,離開MIT回國時年僅二十九歲,下個月他將度過三十歲的生日。
因為國際形勢的變化,也因為海外游子有一顆為國奉獻的紅心,沈奇科研中心抓住契機網羅了一大波海歸精英。
并不是說海龜就一定比土鱉優秀,但就藥物化學這個科研領域而言,世界上最好的實驗室幾乎都在國外。
在國外頂級實驗室工作過的海龜,有一只抓一只,沈奇為啥不抓?國外研究機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培養出來的現成人才,我為啥不用?
據沈奇觀察,最近一個星期,也就是肖銘出任血小板激活課題小組組長的這個星期,受體阻滯劑課題小組的手寫實驗日志由組長賀琳一人完成。
受體阻滯劑課題小組除了組長賀琳之外,還有三位組員。
肖銘離開受體阻滯劑課題小組后,沈奇補充了新人實驗狗三號曹凡給到賀琳。
寫實驗日志的人,往往并不是課題組的組長,他或她大多是組里的二號人物、三號人物,是有一定資歷和經驗的打工仔、打工妹。
賀琳承包了她們組的實驗日志,這說明她是個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女孩子,同時說明她有很強的占有欲,就連寫日志這種基礎工作都要占為己有。
沈奇慧眼如炬的分析出一些東西,肖銘在賀琳的組里時,兩人輪換寫日志。肖銘離開賀琳的那個課題組之后,賀琳再也不讓其他組員染指實驗日志。
“這么做真的好嗎?”沈奇對于賀琳這位女孩子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