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秦鎮因為要參加天子宴席,在大宴上根本沒機會打開簡書和路淺溪聊天。
所以袁教授在訪談節目里講樂不思華這個典故時,路淺溪都是在和自己的大學同學群吐槽。
結果她的同學們都一致認為華哀王性格底子還是有怯懦無能的一面。
江城大火靠的全是趙憐,而這次樂不思華事件中,更是奠定了華中國被河西吞并的基礎。
路淺溪是親身見過華哀王陵墓中那些兵馬俑的精氣神。
她打心底的認為造出這樣宏偉墓葬的華哀王,應該會有更偉大的歷史成就,而不是就此被河西國吞并的歷史結局。
“那人還在講?還有怎么一起看…鏈接發來。’秦鎮還疑惑那個訪談節目怎么從中午一直講到晚上。
在路淺溪發來了一個叫‘共目’的聊天軟件小程序鏈接后,秦鎮才發現原來是訪談節目的下半場。
這個世界的后世民眾對歷史考古相關的熱情,遠比秦鎮想象中要高漲。
這位袁謙教授也一樣熱情高漲,中午一個訪談新聞節目做完,晚上又上了個新的訪談新聞節目,看樣子是真的很熱衷于上電視發表自己的看法了。
當然他是《戰漢志·郭隼傳》的第一手發現人,也有這個資格對這段新發現的歷史做出評價。
“華中之國就算沒被鄧載滅國,最后會被河西國所吞并并不奇怪,這也是當時歷史環境下的大勢所趨,但被吞并的方法也太過于屈辱,華哀王在那場樂不思華的宴會上答應接納呂威所贈五千精兵的盟約時,完全沒意識到這是一條喪權辱國的盟約,有趣的是華哀王可能還渾然不覺的以為呂威是在幫他。”
秦鎮看著訪談新聞中侃侃而談的那位袁謙教授,除了給路淺溪發省略號之外就沒什么好說的了,路淺溪也回了個貓貓拍肩安慰的表情。
可能主持人也有點聽不下去了,她連忙提醒袁謙教授說。
“這都是教授您在中午訪談里談過的內容,我們不如聊聊您的團隊后續發現的兩冊戰漢志的新內容。”主持人說。
“我們后續又發現的兩冊,一冊依然是郭隼傳,內容已經修復解析了出來,記載的是郭隼天子宴席散后,聚天下名士到清談會論共御外敵之事的,另一冊就很有趣了是《戰漢志·關云關勝合傳》。”
主持人聽見關勝這個戰漢志上從來沒出現過的名字頓時來了精神,秦鎮同樣也來了精神…
好小子,秦鎮就知道關勝有名留青史,讓陳曦那貨把他的名字寫進史書的潛力,雖是和自己父親的合傳,但也比陳珉所寫的戰漢志里連個名字都沒有要好得多。
“五虎上將關云大將軍我們都知道,在這里請問袁教授這位關勝又是何許人也?”
“關勝這個人在陳珉版的《戰漢志·關云傳》其實有一點記載的,就是關云將軍生二子,次子名勝…所以由此可知關勝是關云將軍的次子,如今陳曦版的戰漢志將關勝和他父親合列一傳,真按照歷史走向,上面記載的可能是在關云將軍投魏,華中之國又被滅之后,關勝去遠魏投靠自己父親了。”
袁謙說到這里又擺了擺手繼續說。
“當然只是猜測,關云關勝傳我們還沒修復好,比起這位名不見傳的小家伙,咳…小將軍,不如談談關于郭隼丞相的一些新發現。”
“正好請大家來一起來看看,那位河西國左相國郭隼在一次清談會上,都與天下群臣都談了些什么。”
主持人說著畫面就切到了《戰漢志·郭隼傳》后面修復的部份文字內容,下面又配上了一個古香古色的羊皮卷背景,又加上了白話文翻譯。
陳曦的這次清談會記錄也不愧是道聽途說…在秦鎮這個親身經歷者看來,記錄中的清談會與史實有一些出入的地方。
出入最大的還是郭隼在清談會上光邀天下群臣,共同商談關于外敵威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