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郭隼能邀請也能信任一同商談這事的人,就只有他的師兄荀令君,秦鎮,還有那位河西國的中郎將‘牛輔’。
不過陳曦記錄下的郭隼聯合各諸侯國先平息戰亂,共御外敵的主張倒是非常詳實和正確。
就是后面還多了清談會上群臣認為郭隼完全是杞人憂天,還有認為各國征伐豈會因為你一聳人聽聞之言而停止?等群臣紛紛表示不能理解郭隼想法的內容。
在史料的詳細內容給觀眾展示完之后,畫面又接著切回了演播室。
“不愧是有鬼才之名的郭隼郭孝之,竟然在這么早之前就預料到了五國亂華的災難,還號召各諸侯國聯合起來抵御…這戰略眼光也太過于超越時代了。”主持人感嘆著說。
“郭隼的戰略眼光確實很超前,可其實沒什么用,要不然他也不會被稱之為天妒英才,根據陳珉版的戰漢志歷史記載,郭隼也是死于建興十三年,也就是說這次清談會結束后的一段日子里,其實他的身體就已經撐不住逝世了,就算有再長遠的戰略眼光,死后也沒辦法實施。”
袁謙教授說到這里,主持人連忙開口問。
“那根據陳曦版的戰漢志新發現,郭隼有沒有可能再多活幾年呢?”
“可能性不大,郭隼所得的病極有可能是肺癆,也就是肺結核這在古代是不治之癥,可就算真多活幾年,五國亂華是秦漢百年以來積攢的頑疾最后爆發的結果。”
袁謙說到這里也無奈的搖頭說。
“五國亂華不是個人或者一個諸侯國能解決的問題,當時各諸侯國都處在戰亂之中互相都殺紅了眼,戰亂已經持續了百年,怎么可能因為一個人的號召說停下來共同抵御外敵就停下。”
主持人聽著這番分析也深以為然,倒是路淺溪說出了那位主持人心里的想法。
‘唔…郭隼這么早之前就預見了五國亂華,要是郭隼能再活久一點,真的把各諸侯國聯合起來的話,可能就不會釀成那么大的歷史悲劇了!話說你覺得郭隼有可能成功嗎?’
‘去把華哀王陵墓的第二個墓室打開。’
‘啥?’
‘我說你只要把華哀王第二個墓室打開,就知道郭隼有沒有成功了。’
秦鎮在發完這條消息時,郭隼本人從門外扶門走了進來。
“不知…隼的藏書是否讓王上滿意。”郭隼問。
“本王就只是假裝在看而已,時間已至深夜,也該離開了。”秦鎮起身說。
郭隼也沒攔著秦鎮,做了個請走這邊的手勢,在秦鎮走出書房后又突然回頭對郭隼舉起了兩根手指說。
“那今日這次…就算第二顧了。”
“第二顧?”郭隼依然不明白秦鎮這是什么意思,但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后問起了秦鎮“王上方才于涼亭中所說的是何計策?”
“那這就要第三顧的時候才能告訴你了,不過我想你也能想到,就是沒辦法下定決心實施,現在也沒條件實施,郭先生等我三顧于你再說吧。”
秦鎮留下這句話之后,就在郭隼的注視下離開了這次清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