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才勉強滿足了大家的需求。
在豆芽賣的火熱時,醬油作坊那邊的第一批蔬菜也可以出了。
第一批的量更有限,煙火需要,那三位老板的酒樓更是需要,于是大家一起商量,每人每天只能拿一樣的量,而且賣的價格都需要一樣。
煙火的菜時是需要自己現煮的,所以可以便宜十文。
物以稀為貴,一道菜價還是與肉價一樣。即便如此,依舊買的火熱。
但是大家都是經驗豐富的商人,深諳與顧客相處之道,為了留住客人,也不會把價格抬的太高。
新鮮的蔬菜推出,并沒有讓豆芽的銷量減少,反而因為蔬菜的上市,為豆芽菜吸來了大量的訂單。
無論是高老板那樣的大老板,還是小到街邊的攤販,都來求著豆芽。
一是因為豆芽的新鮮,二是因為豆芽的價格與夏日里的菜價一樣便宜。
也因此引來了官家的人。
內務府御膳房的人,親自找到了清府,利誘讓許煙交出了豆芽菜的方子。
許煙用一個在水關縣傳遍的方子,換來了煙火產業在府城的十年保障。
無論是從哪想,都是大賺特賺了。
一一
二月十號。
許煙的茶館正式開業。
與一般的茶館不同,煙火茶館不是主打賣茶葉,主打現場品嘗。
為此許煙打造了一系列的服務:第一個賣點,請了一位講戲先生,上午巳時講戲,下午申時講府城以及各地的各種大小奇聞異事。
戲本來源于書畫館,各地信息源于衙門。
許煙特意找的知府大人買通消息。
第二個賣點,許煙找了幾個街邊的小攤版,向他們長期定購當下大家愛心的點心,大家想吃什么那些,直接來煙火茶館,就能一下吃到,不用再東跑西找,相當于一個點心小集市。
第三個賣點:花茶,許煙與府城的幾個大花圃園簽下了合作契約,花圃把所有快要枯萎的鮮花,統一送到清府,清府的丫鬟在烤房里把各種鮮花烘干,送到茶館售賣。
第四個賣點:除了講戲先生的那兩個時辰,其他的時間,許煙都是安排古箏演奏,彈的都是些歡快輕松的曲子,適合大家談心或看書。
賣點五:茶館里面的各種書籍都免費觀看,而且一個月還會換一批。
免費的東西總是有極大的吸引力,而且茶館的裝潢,溫馨又有格調,走進這里,總會在不經意間變得文雅。
離開了茶館以后,那股淡淡地花茶香,飄繞在衣間,縈繞在心間。
漸漸成為城府中金枝玉葉與友人相聚的好去處。
一一
二月十六日,第三間書畫館,正式開業。
因為清暉的文采在孫大人與孫夫人的極力推崇下,清暉因此結交了府城大半以上的官員與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