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應聘還在繼續,許煙一直找不到稱心合緣的銀匠,店鋪的管事也還差兩位。
明夫人的學徒也還差三人,目前只有兩人年輕的小繡娘是入了明夫人的眼,此刻正坐在明夫人旁邊認真地學著繡針。
一一
時間都這樣匆忙又緊湊地過五日,找到了兩位做珠花的繡娘。
只是銀匠師傅還是沒有找到。
旁邊的織布店鋪卻已經裝潢完畢,織布鋪子不再是單純的批發賣步,而是正式升級為成衣鋪,本來許煙打算把兩件鋪子打造合成一間,從飾品到成衣,都是配套的服務。
結果一直沒有找到可以撐起整個鋪子的銀匠,這個計劃就此一直耽擱了下來,畢竟珠花更適用于未出閣的女子,但是很多夫人更偏愛銀飾。
明夫人已經帶著五位小繡娘搬到成衣鋪的作坊間,旁邊的織布坊也是由明夫人負責,一開始明夫人還放不開,打算事事親為,但是看到旁邊一個個充滿了求知欲的目光,終是被她們的誠懇所感染,決定還是敞開自己,傾囊相授。
明月如為了支持自己的娘親,特意送上了一本全新的服裝素描本。
許煙見了又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許熹的彩畫配色是清暉親自教的,雖沒有清暉的出神入化,但也算是小有成績,照模畫樣更是不再話下。
許煙讓許熹特意把明夫人制作出來的衣服,照著畫下來,再給它配上相應的色彩。
許昕則負責把每一套的服裝的賣點與建議搭配,在旁邊用小字寫下來。
上面全是最近府城流行的款式,每一張圖都標志著明月成衣鋪。
每一款樣式的服裝,都有不用顏色的搭配,就是差飾品的裝飾。
明夫人她們也只能把制作方向先定位在未出閣的女子身上。
一一
最順利展開的是煙火豆芽鋪子,一個管事,三位幫工。
許煙忙,所以把教幫工做豆芽的事情交給了許何老娘和許蘇娘。
這事是許何老娘知道許煙打算開豆芽鋪子以后,親自找的許煙,說是見家里的男人每天忙的不可開交,自己不好意思一直閑著,韓晏晏那邊的情況也穩定,不需要那么多人守著,既然有自己可以出力的地方,自然是不愿放過。
許煙只好讓位,按管事的工錢日結給她們,她們見許煙愿意付工錢,開心地收下,還拿到許家寶面前得瑟。
許家寶沒有理會她們的幼稚,每天埋頭與許樂一起創作。
許樂負責講故事,許家寶負責把故事寫下來,拿到的工錢,兩人平分。
這個鬼主意一看就知道是許家寶出的,他清楚地知道許樂的特長,更清楚許樂冬天不愛寫字,于是偷偷找許樂合計了一番,平分以后發現,這樣下來比許家寶一個人上工賺的錢還多,于是兩人一拍即合。
在水關縣時,兩人就是這樣配合寫了不少話本,銷售情況也還不錯,但是那時兩人都沒有拿工錢,因為自己每天花的用的,比自己賺的多太多。
一一
二月六日,煙火豆芽鋪子正式開業。
前幾天豆芽在煙火的火鍋的嘗試,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吃了兩三個月的泡菜與腌菜,終于嘗到了一口新鮮可口的蔬菜,久旱逢甘霖,一樣的令人欣喜。
客人太多,東西明顯供不應求,許何老娘和許蘇娘天天從天亮忙到天黑,依舊不夠賣。
只好松口讓許煙多招了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