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王府隨后必須拿出足夠的錢財和糧食來幫滎澤縣的百姓度過難關,只要再有一名百姓餓死在這場糧荒,其罪名就更重上一層。
對于這樣的判決,朝臣們雖然依然還有些不滿意,卻也只能接受了。因為大家知道,這已是天子能做的最大讓步了。畢竟周王是他的叔父,更是朱家之人,他們的顏面還是要有所保存的。現在將他一世禁足在府中,其實也和被投進大牢沒有太大差別了,他們總不能要求真個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地把堂堂的一地藩王給論罪關押甚至是處死吧?
而周王的這一結局,也勢必會大大地打擊到朝中其他的勛貴,讓他們今后行事越發的小心,不敢再仗著自己的身份干出違背法理的事情來。
不過文官們也沒能高興太久,隨后皇帝針對他們的措施也來了。因為周王一案中存在了不少官員有包庇其罪行的做法,尤其是之前被差往開封當地的官員居然對真相隱瞞不報,所以他們的罪責也自不輕。所以論下來,他們也就成了周王一案的同謀了。
不光是這幾個官員,還有把他們從京城里調走的吏部和戶部官員也受到了牽連,因此被罷官的竟足有十來人之多。
當這一結果出現時,朝中又是一片嘩然。其實大家早已知道這些官員只是代人受過,是奉了天子之命才這么安排的,但這種事情卻是不好直說的。至于這些受到牽連的官員,也只能自認倒霉,無奈受罰,就此離開了朝堂。
這么一看,似乎整件事情下來,誰都沒有得到好處,無論是天子還是文官,又或是勛貴都因為這次的事情吃了不小的虧。不過很快地,大家就發現了,其實還是有人從中獲利的,那就是把這次案件給揭出來的錦衣衛和陸縝了。
因為這么一來,他在朝野中的名聲是越發的大了起來,本來因為這兩年的沉寂都快被人遺忘的衛誠伯,這一回是又被無數人所提起,尤其是京城內外的百姓,提到他時都要豎起拇指來,夸一句青天的老爺。
“這陸縝還真是個可怕的家伙,要么不動,一旦動起來,就能拉這么多人下水。而他自己卻又能從中大獲好處,他這個刺猬屬性還真是厲害哪。”朝中老人又不覺想起了他過往的種種,想起了但凡與他為敵的那些人的下場來。
可事實當真如此么?
只有作為當事人的陸縝自己知道其實在此事上自己付出的代價也自不小,因為這么一來,天子對自己可就多了幾分怨懟。為此,甚至特意下了一道旨意,讓他不必急著回京,這就趕去江南,把一件關系到大明朝廷的要事給解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