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的北京城,冰雪逐漸開始融化,春季已經來臨。
對于北京城的百姓來說,北京城里出現了一個新奇的東西,那就是在東南西北這四個方位上,出現了四家‘大明皇家銀行’。
開業當天,不少老百姓新奇的進去看了幾眼,馬上得知可以把錢存進‘大明皇家銀行’里面,每年有10%的利率。同時還可以在銀行借貸,只要有抵押就能貸款,每年的貸款利率為15%。
同時一兩銀子就可開戶,開戶無需成本。
這對于此時的人們來說,這樣的銀行簡直從來就沒見過的。那些山西票號盡管方便,但是把錢存在山西票號里是面,不僅沒有利息,而且人家還是要收取費用的。
把閑錢存進銀行,存一年的有5%的利息,存三年有7%的利率,存五年則能得到10%的利率,這讓很多老百姓都十分動心,然而并沒有發生爭相存錢的現象。
很多老百姓還是有疑慮,要是銀子存進去拿不出來怎么辦?
天下都是皇帝的,萬一皇帝說這些錢也是他的,那不是倒了血霉了嗎?所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以很多老百姓開始觀望起來。
不過還是有人嘗試著將錢存進銀行,結果……結果也就是那樣,想用的時候隨時可以取出。只是取錢超過100兩,需要提前兩天進行預約。
朱由校在大明皇家銀行開業當天沒有去軍營,而是來到街頭觀察。人是進去了不少,可是存錢卻不是那么多。
得知老百姓的顧慮,朱由校當場郁悶了,原本還以為皇家信譽會讓老百姓很放心的把錢存進銀行,沒想成反倒成了一些老百姓所顧慮的問題。
“李進忠,你讓人到銀行去掛個牌子,在上面寫個‘君無戲言’。”朱由校郁悶之余,只能開動腦筋,隨即靈機一動,馬上對李進忠吩咐道。
“是,皇上。”李進忠一躬身,連忙前去安排。
當這個牌子掛出來之后,銀行生意頓時來了個大爆發。許多老百姓終于是有了勇氣,紛紛將錢存入大明皇家銀行。
每年10%的利息啊!這對很多老百姓來說是極大的吸引力。如果存個10兩銀子進去,那么每年就能多出1兩銀子。
如果是存個100兩銀子進銀行,每年就有10兩銀子的利息,相當于是不用干活就能得到一筆足夠維持生活的經濟來源。
話說這10%的利息確實比較高,為了把民間閑散資金聚攏起來,朱由校也是沒辦法才開出這么高的利息。
銀行與儲戶,同樣存在一種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關系。當銀行不普及的時候,銀行要吸引人們把資金存進銀行,就必須開出較高的利息。這個時候就是儲戶方面占優勢,而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已經離不開銀行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銀行占優勢,國家可以不斷的降薪,甚至把利息降低到幾乎沒有的程度。
朱由校也想開出零點幾的利息,但那樣根本無法吸引儲戶。
10%的年利率雖然高,但相比可以賺取的投資回報來說,還是完全可以支撐的。畢竟皇帝擁有很多官方權力,10%的盈利都賺不到,那還不如一頭撞死算了。
為了吸引儲戶,大明皇家銀行還向老百姓發放存錢盒,老百姓平時可以將碎銀、銅錢攢下來,然后拿到銀行開戶存款。
至于其他業務,暫時還沒有。
相比銀票互相通用的山西票號,剛剛成立的大明皇家銀行更像是后世的擔保公司,存錢之后開個戶頭。
不過大明皇家銀行畢竟是銀行制度,只要規模擴大了,各種業務都會陸續完善。加上存款可以拿到利息,擁有錢莊所不具備的競爭優勢。
京城內四家大明皇家銀行開業后,頭一天就吸納了83萬兩存款。加上朱由校出100萬兩本金,已經有了183萬的資本。
第二天,吸引存款頓時暴增到了320萬兩,很多勛貴、商人紛紛把錢存入大明皇家銀行吃利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