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草民剛從西域游歷歸來。”
“張先生對西域情形有何見解?”
(本章未完,請翻頁)
近期在阿富汗發生的沖突,西域的話題一直在帝國內部發酵。
朱孝銘也不是刻意地去考張巨芝。
只是因為自己沒有去過西域,對那里的真實情況缺少真實的認識。
“帝國絕對不能失去在阿富汗的影響力。”
張巨芝斬釘截鐵道。
“一旦失去,帝國將在喀什直面英國。到時帝國的西域將會陷入備戰狀態,而如果面對那樣的情況,則對整個西域來說將會是災難。”
“嗯!西域占據帝國那么大的疆域,一旦失去穩定,帝國將會被牽扯太多的精力。”朱孝銘深以為然。
“帝國的西部必須穩定,穩定壓倒一切。”張巨芝大手一揮,顯得極為有氣勢。
“帝國的重點還是在東面和南面,世界發展的前方在大海,我們需要在北方和西域找到可以扶持的力量,作為帝國的屏障。”
“不知道張先生可有良策?”
朱孝銘清楚,能看出帝國目前困境的大有人在,但是能提出建設性意見的卻少之又少哦。
說別人不行簡單,但是你讓他具體說出哪里不行,那他就根本說不清楚了。
“改革,只有對帝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進行改革才有出路。只有發展,才能將帝國面臨的各種矛盾解決,固步自封的結局是很難看的。”
張巨芝的話有些露骨,尤其是最后一句。
像是一個語言,這讓朱孝銘一震。
可以說朱孝銘對張巨芝刮目相看。
年紀不大居然有如此境界,實在是不同于凡人。
“帝國目前就是缺少強勢的領導者。任由這兩黨在這互扯后腿,終究是空耗國力。”
“先生,此乃國體,怕是不好更改。”朱孝銘對此也是頗感頭疼。
“國體自然是不好改,但進行完善還是有必要的。不能一個東西用了一百年,兩百年還是老樣子,還是一成不變,這不符合科學。”
張巨芝肯定又十分自信。
“凡事需要一個‘勇’字,畏手畏腳終究不能成大器!”張巨芝的話猶如當頭一棒。
這下朱孝銘真的覺得自己撿到寶了。
這是什么思想?好像跟這個時代的人格格不入。
但是卻讓朱孝銘很親切。
茶已經換了一壺又一壺。
而二人依舊在激烈的討論。
有時候朱孝銘都懷疑對面的人也是個穿越者。
“先生,不知道您是否有意到我的研究室指導?”
愛才之心,人皆有之。
“殿下,臣乃山野之人,胡說發表下觀點就罷了,入仕就算了。”張巨芝卻是搖搖頭。
朱孝銘瞥了一眼林群風。
“殿下,既然張先生如此說,咱們就不要勉為其難了。”林群風卻也是附和道。
“那......”朱孝銘只得道,“不知道何時還能再和張先生暢所欲言。”
“殿下,總會有機會的。”張巨芝坦然道。
送走了張巨芝,朱孝銘一路上一直詢問林群風。
“殿下,此事不能急,他認準的事情就是十頭牛也拉補回來。”林群風安慰道,“所以我們還是有耐心,更何況我們還有要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