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突擊訓練結束后就會派遣到各地就穩定局面,不給一些宵小之輩以可乘之機。
扶桑地方的府兵制度已經崩壞,名存實亡。
朱孝銘已經下令扶桑內閣解散全國的府兵,并準備以各府為基礎設立警備隊。
“他們現在的財政問題很大,大量的稅收被地方政府攥在手里,內閣根本無錢可用,這樣下去,打不幾天仗他們就得借款了。”
朱孝銘擔心另外一件事,這些年扶桑政局變幻莫測,內閣大臣更換頻繁,以致于在地方政府面前毫無威信,稅收很是混亂,扣除各項開始,幾乎年年都要舉債。
雖然在朱孝銘看來,政府舉債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必須要有穩定的收入,不然就是寅吃卯糧,最后入不敷出,政府為了避免破產,增發貨幣,結果便是通貨膨脹,民不聊生。
這一次叛亂相邀平息,扶桑內閣花費巨大,以現在的狀態根本不可能支撐下來。
現在就要改革,不能到時候再跟高麗一樣,向帝國借款,即便帝國咬牙借出巨款,扶桑國也還不起。
“不知道首輔大人這次會不會跟高麗一樣借款給扶桑,我看國內局面也不是很好。”黃之棟對于大明國內有些擔心。
國內各地洪災不斷,出口的貨物也日益減少,很多工廠接不到訂單紛紛倒閉,大量的失業人口在城市游蕩。
一個惡循環產生,賺不到錢的人更不敢花錢,工廠賣不出東西,只能減少工人工資,甚至是裁員。
朱孝銘也看到了這個事情,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前世的美國大蕭條,現在看來在這個時代可能會提前到來。
兩人已經討論了一段時間這個問題。
從各國的報紙來看,絕大多數的國家都面臨著這個問題,可以說大蕭條已經慢慢開始,只是還沒有到爆發的那一刻。
現在的自己如果對外講大蕭條,只會讓大蕭條來的更快,所以自己無能為力。
內閣如果不對這個問題有清醒的認識,那帝國只能是一步一步滑向深淵。
這個時候扶桑如果大亂,會讓帝國的經濟雪上加霜,帝國將失去一個穩定的市場,如果再跟帝國借款,那薛維駿那邊可真的吃不住了。
“我看還是給韓彬寫一封信,讓他在資政院提醒一下,不知道會有怎樣的效果。”朱孝銘還是忍不住。
不想看著帝國經濟蕭條,民不聊生。
黃之棟則是不抱有希望。
“殿下,韓資政那邊我看不會有結果,他不可能幫薛維駿,這是必然的。現在他的黨派初創,正是需要機會的時候,真有這樣的機會,您覺得一個政客會放棄這樣的機會?”
黃之棟的話讓朱孝銘沉默下來。
韓彬雖然也算是比較正直的,但在這件事情上極有可能不會去阻止,而且他也不可能阻止得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思來想去,朱孝銘還是放棄了寫信。
用處不大,后患無窮。
韓彬不愿意的話只會讓兩人的關系出現裂痕。
黃之棟看了看時間,輕聲道:”殿下,時間不早了,早些休息吧!明早還要行軍,這兩日就能追上叛軍,還有一番惡戰。”
盛夏的夜晚,很是炎熱,遠處的悶雷預示著一場大雨的到來。
朱孝銘看了看外面沒有一絲月光的天,在外面走了幾圈便回去休息。
不知過了多久,外面傳來黃之棟急促的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