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承載識別系統和指揮系統,類似人類大腦一般,平板上放置銘文弓弩,在平板的指揮下發射。
具體使用哪些銘文材料,三個系統的連接工藝,需要符文具備哪些功能,這些都需要若梅老師去研究。陳子陵只是提出一個要求,材料應該是常見的、成本不高的。可以給若梅老師充足的人員和資源的支持。
忙完育田導軌和“自走銘文弓弩”的相關事宜后,陳子陵又趕到鳳尾商會,面見白玉巧。
白玉巧不知通過什么樣的途徑,又找來了十幾名玉兔一族的族人幫忙,她這位大掌柜,倒也不見十分忙碌,處理事情越發的有條不紊。
陳子陵交待了與楚家合作的基礎條款:一、在鳳尾村和平安縣之間選地,合作建立銘文工坊,楚家出資金,鳳尾商會出技術,管理權歸屬鳳尾商會。二、在鳳郡的所有收益鳳尾商會至少要占五成五。在鳳郡之外的所有收益,雙方五五分成。三、在鳳郡地域每個育田導軌定價不能超過五枚白元氣石。其它方面細節由白玉巧自己確定。
在定價方面,陳子陵定了一個較低的價格,希望能夠盡快將育田導軌推廣到位,迅速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同時增加農人收入,進而增強國力,為戰勝妖獸打下基礎。對于無力支付元氣石的,可以按照十枚儲能晶石兌換一枚白元氣石的官方價格處理,盡管民間一枚白元氣石可以兌換十二枚儲能晶石。
今后關于育田導軌的推廣和售賣由白玉巧全權負責,生產和技術方面由陳若梅主管。
第二天,白玉巧上縣衙拜訪楚懷文,合作條款很快達成。合作建立銘文工坊,楚家出所有資金和設備,占四成份子。在整個鳳郡區域內,建立商鋪及派遣伙計推廣育田導軌,所有費用楚家支付七成,只要四成份子,所有掌柜由鳳尾商會派駐。鳳郡之外,楚家出全部資金、人員進行推廣,楚家占收益的六成。
陳子陵同意了合作條款。三天后,鳳尾商會銘文總坊動工了,工坊位于鳳尾村和平安縣之間,距離鳳尾村三十里,離縣道不遠的一處小山之上,山下一條小河蜿蜒流過,注入渡月湖。整個工程分三期完工。初期工程計劃三個月完工,供應整個昌平府。二期工程在初期工程的基礎上擴大六倍,所產的育田導軌需要供應整個鳳郡,計劃一年內完工。至于三期工程需要在二期工程的基礎上擴大八倍,計劃在兩年內完工。全部完工后至少需要工匠和銘文學徒十萬人。整個銘文總坊會發展成為一座小城。
這段時間,有兩件讓陳子陵驚喜的事,一件是陳珠在匠科方面表現出極高的天賦,銘文器物的制作技藝已經超過了在這方面浸潤多年的工匠。另一件是牛金在建筑方面展露出了高人一籌的能力,不論是建筑規劃,還是實體建造,都展現出大師風范。
于是陳子陵將家中建造修煉室的任務交付給了陳珠,要求他散學后抽空完成。
在陳子陵的心中一直孕育著一個龐大的計劃,計劃圍繞著抗擊五年后的獸潮進行。鳳尾村的防御太薄弱了,平安縣城也不行,更不要說平安縣的其它二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