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奧隊長,吃過早飯后我們可以去那處冰川看一看嗎?”陸離問。
“可以,今天沒有什么大風。”馬里奧回答。
這是早餐內最后一場談話,科考隊的成員們一部分受到宿醉的頭疼導致興趣不高,另一部分則胡亂地快速用餐,準備吃完飯去把心心相念的物資卸貨,這樣就能吃到新鮮的橙子,根本顧不上說話。
早餐時間就這樣在沉默中度過。
十五分鐘后,這支科考隊被分成了三個部分,副隊長率領部分成員留站駐守;心理專家米德則與五位同事搬運物資;康宏站的站長、廚師已經兩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則出發尋找冰層中的樹枝。
出發前幾人都換上了厚厚的御寒服,佩戴護目鏡與遮蓋耳朵的棉帽,背包在胸前系了一個活扣,里面裝栽著小型供氧裝置與幾塊巧克力、飲用水,還有必要的刀具與手槍,以免發生意外。
陸離為了不引人注目,也換上了這套衣服,只不過離開營地后就脫了下來,換成了自己的黑風衣。太笨重,行動不方便。
他位于隊伍的最后方,回首望去,康宏站已經越來越小,矗立在雪地上如此格格不入,仿佛破壞了天與地的孤寂之美。這是南極的第二代建筑,沒有坐落于雪面上的直接原因是抗寒,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延長使用壽命。
第一代建筑物坐落于雪面上,會因為冰雪的累積漸漸被埋沒,因為發現南極臭氧空洞而聞名的哈雷站就是因為第一代建筑,每隔十年都需要重新搭建房子,大量浪費人力與物力。
“真沒想到,我這輩子還有來到南極的一天。”
陸離沒辦法不感慨,對于混血種來說南極也是難以踏足的地方,畢竟這里就算是有龍,也逃不過冰封與凍死的命運,幾乎是少見的“涉足之地”。
只不過北極就不一樣了,那座建于西伯利亞的黑天鵝港幾乎是近代龍族的發源地,路明非、源稚生、源稚女、上杉繪梨衣、赫爾佐格、邦達列夫、零……這些響當當的名字全部和那座已經消失了的港口有關系,路麟城與喬薇尼也在某個孤獨的基地做研究。
“找個機會也北極看一看吧。”
陸離有預感,他這輩子絕對有去北極的一天,而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就當他心不在焉思考之際,握著的手電筒光芒減弱,它是這片灰白天地中唯一的強光源,亮色的圓斑能給人帶來勇氣與信心。只是它正在熄滅,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寒冷導致了電極接觸不嚴。
“背包里有新的電池。”位于隊伍最前方的馬里奧忽然回頭。
“謝謝。”
陸離驚于這位隊長竟然能如此細心,打開自己的背包,沒有掏出備用電池,而是把手電筒扔了進去,這不過是做做樣子的裝飾品,這年頭敢出來混的誰沒有夜視的能力?
再不濟啟動眼鏡上的煉金矩陣點亮黃金瞳,才是真正的環保無危害的產品,光源不僅強于手電,還不用擔心能源問題。
馬里奧·加圖索見狀無奈地搖搖頭,他已經不想驚訝了,光是見到那身秋季旅行的裝束就足以掏空心中的驚訝之語。
他現在只想趕快帶領這位教授找到封存在冰塊當中的樹枝,并趕快送走這位祖宗。
沒錯,就是祖宗。
前些天他提交二次確認報告的時候,是龐貝家主親自接通的電話,那樣放蕩的一個人難得用了嚴肅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