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要節儉!”高鈺也大聲說。
因為想起父王平常的所作所為,想起自己和姐姐并不那么注意,忽然感覺分外慚愧。
其他孩子慢慢低了頭,也都想起自己的日常行為。
農民日夜不停地干活兒吃不上飯了,可他們什么也不做卻還挑食,不順口的直接就扔掉……
“浪費行為是不好的,應該杜絕。”肖絳給了一點時間,等孩子們反思的差不多了,就又說,“哪怕你們的家里很富貴,可銀子是你們家的,這些食物卻是農民耕種,老天賜予的,怎么可以輕視和糟蹋呢?”
“對!不能浪費!”高瑜拍案而起。
她想起父王平常吃的還不如他們姐弟好,心頭一熱,也顧不得跟肖絳作對的原則,生平首次贊同肖絳的意見。
“世女很有見解。”肖絳連忙夸獎。
倒不是討好,也是一種激勵,讓這孩子在正路上繼續走下去。
“但也不是讓你們吃苦,你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環境允許的情況下自然要吃點好的,將來身體才能棒棒的。好好吃飯,好好鍛煉,長好身體,以后才能更好的為咱們燕北服務。”肖絳又把話拉回來,生怕這些孩子偏激了,“但是,如果你們有吃不了的東西,千萬不要扔掉。可以送給仆人或者貧困的人家,哪怕倒到街上喂流浪貓狗,也要讓每一粒糧食,每一顆菜,和每一塊肉有它的意義。”
對!對!對!
童稚的聲音此起彼伏,有慷慨激昂之意,令肖絳很有成就感。
她是教育工作者,沒有什么比看到孩子們接受了良好的意見,形成正確的三觀更值得高興的事了。
“所謂開源節流,節儉生活,杜絕浪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想辦法幫助農民開荒,并且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肖絳把話題引到自己要說的正事上,“所以咱們再說回剛才提到的土豆。”
“它產量很高嗎?”廖章睿連忙問。
他是所有孩子中最早最初想到此事關鍵處的,教育得好,將來必是能臣啊。
“是的。”肖絳微笑點頭,“我剛才說了,它即能當菜吃,也能當主糧,吃了頂飽還不脹肚,是非常優質的……植物……”
差點說成優質碳水。
“你們報名去了莊子上的,都是要學習土豆的種植。學會了,各家都種上一些,最后普及到百姓手中,咱們燕北就不會經常鬧饑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