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潘鳳的實力還有蹤跡可循,唯獨此人,我有些看不透!明明是胸有城府甚深的人,卻像是往外打開大門的軍械庫,亮出所有刀槍劍戟,予人一種玲瓏剔透的感覺,實質上卻有山川之險。”
在潘鳳點頭同意后,葉知秋微笑著等待李典的回應,不過夜風匆忙吹來,他的笑容也漸漸冷去。
就在葉知秋快要失去耐心的時候,李典知道不能再試探下去了,于是見好就收,忙不迭地點頭答應。
三位道將的秘密盟誓將成,葉知秋的心情變得很好,剛才的負面情緒一掃而空,當即準備各項事宜。
“念葉青、潘鳳、李典雖為異姓,卻同是煉氣士,值此九州板蕩之際,入世仗義行道,不求能挽大廈之將傾,惟愿竭盡所能,救困扶危,為國鋤奸。待漢賊董卓誅罰,伸張人間正義后,此約誓即作廢。天地為證,以鑒此心,背約違誓,必受天誅。”
葉知秋念完盟誓,就有一股道韻憑空生出。潘鳳盡管訝異于他的真名,卻一字不漏地念了一遍。輪到李典李曼成時,早已將誓言仔細咀嚼,他也不敢有絲毫怠慢,聲情并茂地頌讀完畢。
話音剛落,三人頭頂的靈韻悄然匯聚,竟然憑空凝聚成一顆珠子,教葉知秋、潘鳳、李典訝異不已。
這種道門大誓非常靈驗,真的違背了誓約,天誅必定立即到來。不管是五雷轟頂,還是內火陰風,總會將道人、煉氣士當場誅殺。
葉知秋是起誓人,伸手望空一撈,就將三股道韻匯聚起來,憑空凝成的珠子抓在手里:“既然前軍三位道將順利結盟,我也不就藏著掖著,干脆自報家門罷!”
潘鳳和李典也有些好奇,就朝他望過來,平心靜氣地等著,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有什么驚天大秘密。
葉知秋悶咳一聲,清了清嗓子:“修道從來不計年,前塵往事俱忘掉!我只知道此生乃交州嶺南葉家旁支出身,姓葉名青字知秋,家道中落,生活困頓,便背上書箱四處游學。至兗州濟陰郡旬陽縣,得了煉氣士的傳承,學會幾門左道之術。后與幾位游俠豪杰結識,受鄉野山民請托,鏟除了為害一方的盜匪山寨。我依稀記得是黑風寨!而后,機緣巧合之下學會許多道術,與散修聯盟打過交道,拒絕了他們的邀請,最終來到這里。”
簡短的介紹,葉知秋隱瞞了許多關鍵,不過足夠豐富的經歷,已經吸引住潘鳳、李典的注意,渾然忘記他的道法源流。
實情上,兩人也知道修道的忌諱,很少會提起師門傳承,一則擔心泄漏底細,引來仇家對頭,二則有同道中人覬覦傳承,恐怕會生出許多變數。
葉知秋抖摟自己的根底后,緊接著就輪到潘鳳,他卻大大咧咧地自報家門:“我師父是西昆侖的真人,道號沒跟我說,我覺得他老人家道行很高,有超凡入圣的出塵之姿。輕易祛除我身受的毒傷,隨手給我兩件法器行道護身……”
聽到西昆侖的真人,葉知秋就開始暗中猜測潘鳳恩師的來歷,畢竟昆侖山是千山萬水的源頭,地脈之力最濃厚的修道圣地,被玄門大教牢牢占據,外人難以窺視。
“擅長煉器,難道是闡教的軍火庫管家太乙真人?陰風袋里的定風丹,卻很是可疑,沒準是玄都太上的徒弟,度厄真人!”
葉知秋又將自己所知的三教仙真互相比對,發現潘鳳的師承,太乙真人略占上風,度厄真人也有三四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