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君笑道:“真仙搭乘不系舟,可以跨界作戰。地仙能擺脫大地的引力,出入天地胎膜,進入黑暗虛空,都是可以大用的武力儲備。登記在冊的仙人,總計一千五百八十九人,集合了新天地的仙道精華,乃是最強的戰斗集團。因此我對此次遠征雨林大世界,抱有很大的期待,諸卿以為如何?”
東王公為葉知秋震開混沌,從中提煉東華至真之氣所出,沾染了地仙之祖的道性,眼界之高僅次于數人而已,默默盤算一番后,當下微微額首。
帝君問詢意見,默然無語也是一種態度,東王公此舉不吝是代替鎮元子表態,地仙一脈肯定會出戰,他們對于額外的福地洞天,對于開疆拓土,有著諸神、眾仙難以想象的期望。
葉知秋轉頭望著孔宣,西王母深居瑤池內,輕易不現身,妖族在天庭的代表,只有這位與帝君有舊的大妖神了。
身為遠古鳳族的遺脈,孔宣秉承女媧娘娘的意志,也是恭敬地點了點頭,代表天庭體系中最強的內藩,投下了贊成票。
妖族如今發展地越發興旺,仰賴于圣人垂恩,每至庚申夜,必定催動太陰月華,向大地灑下帝流漿。
其形如無數橄欖,萬道金絲,纍纍貫串,垂下人間,尋常草木得之就能成精變怪,修行有成的妖怪,服食一顆等若修煉六十日。
因此東海四島已經不足以棲身,正需要開拓新的地盤,安置越來越多的族人。
近來,距離揚州百里開外的海面,迷霧濃云漸漸褪去,露出巫妖大戰時自行隱去的“無定鄉”。卻是化為一座紡錘狀態的洲島,被帝君命名為夷洲,已納入大漢帝國的拓荒章程里,不過妖族的先鋒早就沖過去劃拉地盤了。
不知何故,無定鄉所化的洲島上,到處都是瘴氣病疬。幾處年歲久遠的古戰場,更是遍布妖神和大巫的遺骸,尸體余氣混雜在一起,似乎成為瘴疬的源頭。
探明此事后,一切都好辦多了。妖神的遺骸自然搬到朝歌洞天,待里里外外徹底清洗后,凝聚成質地不同的雕像,送進萬圣殿中,由妖族大圣親自出手凝練妖性,從時光長河底部喚起殘破的妖魂碎片,進而注入天地功德,轉去東海四島孕育,恢復本來的面目。
至于大巫的遺骸,骨頭堅若金鋼百煉鐵,自然交予扶南國、占婆國等地的巫族后裔,入葬先祖大靈眷戀的埋骨之地,增益巫族的氣數。
自從兩族和解以來,妖族對曾經的死敵巫族,就已經釋解心結,甚至看在十二尊祖巫的份上,拉攏巫族后裔,甚至他們建立的藩國,試圖為妖族的地位夯實根基。
合者兩利的事情,蠻王孟獲等人自然無有不許。拓荒軍在南海群島開疆拓土,他們也沒有悠閑度日,單單鼓勵生育這條諭令,就獲得了無數勇士的擁護和愛戴。
他們比拓荒軍的胃口大多了,視野所及的疆域,土著男人都被貶為奴隸,作著各種力氣活。土著女人更好辦,歸攏到一處,白天忙碌干活,晚上安居樂液。
于是,扶南、占婆等外藩國,皮膚淺黑的大胖兒子,不斷地呱呱落地,他們身上承接著南蠻部族的未來,能否在化外之地真正站穩腳跟的關鍵。
最關鍵的一點,無論是大漢帝國,還是南蠻諸部,亦或者南海洲島上的拓荒軍,都轉入到戰時體制,人民享受到開疆拓土的紅利,上層則受到天庭和利益的驅策,體現出一種咄咄逼人的雄心壯志,高昂的斗志,簡直就是意氣風發。
人道洪流貫穿始終,從中原九州往外擴展延伸,整體形勢已呈現出螺旋上升的趨勢。
換句話說,即便有新的對手出現,通過戰爭邁向和平已成為必然的選擇,更別說多出數百萬內附的南海土著,已然轉化為最忠誠的仆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