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公斤的小麥啊,全麥粉的話,去掉制成面粉后的水分干燥揮發,據說是0.92比例,也就是兩百八十多公斤的全麥粉。
按照人體消耗,不做重體力勞作,五百克的干面粉就能基本維持日常消耗,因為面粉加水之后才能變成面包和面食,要加四百克左右的水,這就是近一公斤的面食,足以維持成年人一天的日常熱量所需。”
崔遠如此想著,很開心,這代表他這次收獲小麥,能夠維持一人四個多月的正常能量所需還不會太虛弱。
即使他們整個隊伍多達14人,崔遠計算了一下就發現,他這次收獲供應大家吃十天完全充裕。
而十天后呢?新一批的小麥就已經成熟收獲了。
確實,全麥粉很粗糙,顏色很暗很不好看,但它卻是營養最全面的一種面粉,淀粉、糖、纖維、蛋白質以及少量脂肪這些都是人體必需的。
去掉麩皮的面粉出粉率就低了很多,顏色也是比全麥粉白很多,正常市面上見到的面粉,都是0.85-0.7出粉率的,高筋粉甚至會低到0.6左右。
快步來到從被制作出來到現在一次沒有動用過的農產品制作機前,崔遠最初還想著造一些農田所需的消耗比如除蟲劑、抗寒劑與營養液,但后面直接忘到了腦后。
農產品制作機擁有把小麥加工成面粉的能力,崔遠一次都沒使用過,自然也不知道到底在農產品制作機這里,小麥和面粉是怎么換算的。
打開界面,農產品制作機有兩頁的功能選項,第一頁就是農田所需的三種消耗品,翻到第二頁,崔遠記掛的面粉加工選擇顯露了出來,這一頁有三種面粉,還有一種需要麩皮為材料的魚糧。
“粗制面粉,應該就是全麥粉了吧,試試看能出多少。”
崔遠視線放在三種面粉的第一種粗制面粉上面,調動背包里的小麥放入到制作機之中,他一次性放了十公斤的整數小麥,就是想要測試一下到底能出多少粗粉。
在選擇制作之后,吞下十公斤的小麥,農產品制作機嗡嗡的運轉起來。
十秒鐘過后,粗制面粉制作完成,系統的加工方式與加工速度就是這么簡單粗暴而且給力。
“我去!填了十公斤小麥居然出了十公斤的全麥粉?
這不科學!”
崔遠在看清農產品制作機的產物數量之后甚至驚呼了起來,因為這太不科學了,正常加工因為水分的蒸發,根本不可能一比一兌換成功。
不過一想到這是系統在出手他也釋然了,系統都存在,科學已經不是成為全部的信仰了。
深呼吸,讓自己接受這一事實,崔遠領取了制作完成的粗制面粉也就是全麥粉,打開背包開始查看,甚至取出了一點面粉放在手掌中查看。
粗制面粉和崔遠猜測的全麥粉是一樣的,能夠在白色的小麥胚乳粉末中看到細碎的麩皮,所以全麥粉整體為淺棕色,外觀并不好看,但營養價值豐富,能填飽肚子,這就足夠了。
全麥粉通常情況下都用來制作餅干、饅頭等食物,外觀方面一般都是棕色為主,不為主流所接受,大部分人很少經常吃這種面粉。
但崔遠知道舊世界也有不少人選擇以全麥粉作為主食,尤其是腸胃不適的人更適合吃全麥粉調理腸胃。
“看看第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