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承信第二天就去工作了。
顧惜時將港口附近的商鋪連同附近的倉庫一起給了殷承信。
和外國人打交道,每一次從他們的手里進貨的時候,都是需要經過港口才能夠將貨物拿到手。
殷承信不懂,以為顧惜時將這些交給他是對他的信任和看重。
卻不知道,和外國人打交道從他們的手中拿到貨物,實際上是要分到顧家商行的各個商鋪里面。
也就是說,殷承信辛辛苦苦談下來的合同,最后貨物都是要平分出去,而不是一個人留著。
這個工作量很大,一般來說,比較吃力不要好。
最可憐的一點就是,好處不是他自個一個人的。
要是殷承信膽子大一點,借著這個便利自己做個小本生意,確實是能夠掙到不少的錢。
可惜,殷承信沒有本金。
要是動了賬戶上的錢,以前或許還有機會能夠糊弄過去,但是自從商行的總賬本都交給了顧惜時之后,顧惜時每一次都會親自清算一遍之后,就再也沒有人敢動這個歪腦筋了。
畢竟,到時候錢不一定是自個的,人到時候還得去監獄蹲著,何必呢?
不過,水至清則無魚,這一點顧惜時也是知道的。
要想馬兒跑,那就得讓馬兒吃草。
所以顧惜時直接定制了一個獎罰制度,每個商鋪每個月都會有一個任務指標,要是能夠達到的話,店里的人,下至伙計,上至掌柜,都能夠在原有的工資上多加幾成的獎勵。
月底年總結的時候,達成指標最高的前三名,還有豐厚的獎勵。
所以,即便是平日里顧惜時將這些抓得緊,沒有讓任何一個人有機會能夠吃回扣之類的事情發生,依舊是讓大伙勤勤懇懇的為顧惜時做事。
畢竟,比起自己偷偷挪動賬目,吃力不討好,經常需要擔心要是被人知道的話,他們會是一種什么樣的下場。
顧惜時這種明碼標價的豐厚獎勵更加的能夠讓人心動。
至于那些不想努力,只想走邪門歪道的人,顧惜時也毫不客氣,直接將人請走了。
至于那些想要倚老賣老的,顧惜時直接讓顧蘊去處理。
在顧蘊的眼中,顧惜時就是排在第一位的,不管是誰,都不能和顧惜時相比。
敢說顧惜時的不好,不用顧惜時告狀,顧老爺第一個將人給請出去。
打他家的工,拿著他家發的工資,敢說他的女兒不好,給臉不要臉的東西,有多遠滾多遠!!
誰稀罕!!
所以,在顧惜時這種看似溫和,實際上半點情面都不給,加上顧蘊的無條件支持,顧惜時這五年的時間,就將顧家商行打理得井井有條。
以至于上門提親的人越來越多,畢竟,要是能夠將顧惜時娶回家,以后還需要擔心家里的生意的事情嗎?
不過顧老爺是最疼女兒的人,只要顧惜時沒有點頭,說什么都不會答應,說得天花亂墜都不給點頭。
明白從顧蘊這里是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言的眾人,于是都直接找上了顧惜時,想要展現他們的優勢。
對于這種,顧惜時一向都是溫和淺笑,然后不著痕跡的將事情都牽扯到生意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