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直連從華豐超市出來后,就給周紅星打了電話,匯報了和華豐超市王經理所談的情況。
周紅星道:“一塊二的價格,雖然不是特別好,不過也可以,如果這個價格不包含運費的話,這個價格已經相當不錯了,可是加了運費,就少了些。”
如果是面包車的話,這面包車一來回的費用可不低,單是油費的話,就已經將近一百了,而且這面包車能夠運的蘋果不多,就算最多五百公斤的話,按照現在村里收購點的價格,他們只能有七毛錢的利潤,也就是說他們一趟賺兩百多元,要知道一天最多只能跑兩趟,
賣給超市的價格是一塊二,而五百公斤分攤掉車費,他們的實際價格相當于是一塊錢一斤,這個也就是相當于每個村民實際所賣的價格。這個價格雖然是比村里的收購點價格高,可是和批發市場的價格比起來就差了些。
周紅星繼續道:“為了便于把村里的蘋果運到市里,我打算村里合資買一輛大卡車,另外還有一輛面包車,卡車是把村里的蘋果運到批發市場的,王叔今天只是轉了一個批發市場,而市里的四個批發市場我覺得應該都會有生意,不過這需要下午王叔轉完所有的批發市場才能知道。”
“而面包車主要是送貨到各大超市和大型購物商場,面車車從村里出發的時候,可以裝滿蘋果運到市里,這一車運完后,剩下的目的就是配合卡車把剩余的蘋果盡快賣掉,畢竟市里距離村里太遠,如果來回往返村里的話,會耽誤很多時間。”
郭直連聽完后,開口道:“這個想法我同意,剩下的超市和商場我會特別留意下,盡量可以談下高一些的價格。”
隨后,周紅星又和王連相做了聯系,讓王連相把批發市場的一些蘋果價格都詳細的記錄下來,不同區段的蘋果價格是否可以對應他們村不同品質的蘋果。
王連相在批發市場呆了許久,這邊批發市場運過來的蘋果,他都仔細看了下,關于這些蘋果的來源,他也打聽到了,這些蘋果大部分來自于平陽縣和谷路縣,因為這兩個縣種植蘋果比較早,蘋果產量大,因此這兩個縣中有些村民就做起了蘋果批發生意。
而且這些人從事這蘋果批發生意也不是一年兩年了,而是將近七八
(本章未完,請翻頁)
年了。
王連相知道他們西鄉縣通往市里的路是最近幾年才修好的,可是平陽縣和谷路縣通往市里的路早就修好了,所以他們做這批發生意也比較早。
他們最開始也不是做蘋果的批發,而是做西瓜、蔬菜等批發,后面他們兩個縣的蘋果產量加大,就慢慢做起蘋果的批發了。
王連相還專門看了他們的卡車,卡車里面有專門的泡沫保護層,保護蘋果,而蘋果全部都用特別的袋子裝起來,在袋子里蘋果靠的非常緊密,所以互相碰撞造成損傷的情況就減少了。
對于蘋果的包裝和運輸,王連相在這里學習到了很多的經驗,畢竟這里的批發商做這一行已經做了很多年了。
在批發市場中,王連相還辦了相應的手續,這里的批發市場不是任何一家都可以直接進來的,是必須提前申請和注冊的,通過后,才允許在里面設攤位做批發。
另外還需要交一萬元的管理費和保證金,這些費用,他和周紅星商量了一下,這些費用都是不可缺少的,也就交了錢。
對于購買卡車、面包車,以及這些管理費用的資金,周紅星覺得可以從大巴車的營業利潤中扣除了下來,畢竟這些投資是不可缺少的。
郭直連又跑了十幾家大型超市,有的原意讓郭直連的蘋果進來,有些則是不愿意更換他們現有的蘋果供應商,對于這些郭直連只能默然接受,畢竟這些超市的采購經理和一些供應商之間還存有利益關系,并非單純的價格低就能打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