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出來有哪些款項是對他不利的,這樣去驗證周紅星的話還有可能。
可是現在合同已經撕碎,他也無從去反駁,還有回答。
就是這個時候,周紅星繼續道:“既然合同已經撕碎了,那我們就坐下來重新制定一份合同,我們雙方都在這里,對于合同的款項我們都會仔細的討論,覺得不合理的,大家都可以提出問題,我們有這么多人幫你去看有哪些款項對你不利,怎么還會挑不出來問題的了,余老板你說是不是?”
當周紅星說出來這句話的時候,于四海覺得他小看了周紅星,他覺得之前在參觀工廠的時候,周紅星對他的態度都是表演出來的。
周紅星表面上對他的態度非常的恭敬,實則是在觀察他,觀察他的性格和做事特點。
而且周紅星后面說的話,簡直是滴水不漏,他找不出來任何的問題,而且周紅星還表現出來自己是一個極其善解人意的人,是一個完全為他考慮的人。
就是郭直連、王連相等人也沒有想到周紅星會這樣去回答于四海的話,在合同撕碎的那一刻,他們覺得和于四海的合作已經結束了。
因為他們看到了于四海心中的憤怒,于四海的態度也表現了出來,雖然說于四海為人非常狡詐,但是一旦出現了合同撕碎的行為,那也代表了他們和于四海這樣狡詐的人也沒有合作的可能。
他們很清楚于四海的為人,也調查過于四海在城里面超市的情況,所以一開始只是把于四海作為他們合作一個跳板,有可能之間會進行短暫的合作,長期的合作則是很困難。
一旦他們獲得了在城里面銷售蘋果飲料的機會,如果說這于四海還是非常的驕橫跋扈,對他們的態度非常的不好,合同款項當中很多對他們非常的不利,那他們完全可以中斷合作,因為這蘋果果汁飲料一旦在城里面銷售出去,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他們不擔心會找不到合作的人。
如果是他們去面對于四海,這種情況下,只能進行道歉,可以如果道歉,放低他們的態度,這樣其實還是會讓于四海的計劃得逞,他們在合作的過程當中還是處在劣勢的地位。
現在合同粉碎,在一起討論合同的事項,他們還可以請專業的人過來,對合同的款項進行專門的解釋和溝通,而且請過來的人是站在雙方同等的角度來進行解釋溝通的,不存在一方強制另一方。
而且是專業的人來進行溝通,于四海也沒有條件去為難他們,因為合同是建立在雙方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制定的。
周紅星說道:“現在已經比較晚了,于老板在我們這邊吃頓飯,于老板還沒有嘗過我們這邊的特色菜肴吧,先吃飯,合同我們明天有的是時間好好談。”
王儀有一個閨蜜就是律師,之所以周紅星會說明天來談合同的款項,就是因為王儀的這個閨蜜明天才會過來,在專業的律師面前,他們的合同制定起來才會更專業,對雙方都會有利,于四海也找不出來問題來搞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