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虛空,朱亮祖進了書房坐定,不覺有些哀傷。一個小小的袁家堡競使他折塤了一些手下精銳,連義子朱鈞也命喪黃泉。朱鈞雖是義子,但跟隨他征戰,之間親情很深。袁繼才說得不錯,眼下要緊的是朱鈞的后亊。將軍府死了兒子,如何詔告于外?沉思良久,朱亮袓拿定了主意。先讓文案寫出訃告,滿城張貼,訃告內容為將軍府前鋒將在清剿前朝殘余時戰死,令全城舉哀。之后再派快騎四出,通告各地軍政官員,到時赴喪。
朱亮袓走出書房,下令在將軍府內擺設靈堂。恰在這時,侍從來報,皇上派人來了,朱亮袓出去迎接。
來人是皇宮侍從,朱亮祖將其領進內室,沏上好茶招待。
"大人此來有何見教?"朱亮袓一邊坐下一邊恭敬地問。
"見教豈敢,皇上派我來給將軍送一份密扎。"來人從內衣里摸出一封信扎交給朱亮袓。
朱亮袓接過便要拆開,卻被來人制止:"將軍莫急,待我走后再看不遲。"
"大人是皇上身邊人,一起看看有何妨。"朱亮袓略覺奇怪。
"我僅是送信的,至于信中內容不必知道,也無權知道,這是規矩。"來人說。
"我乃粗人,所慮不周,見笑了。"朱亮袓只好把信放下。
"府內好象有事,我不便久留,即刻回京復命。"來人說著起身告辭。
"大人稍等,我去去就來。"朱亮祖說著出門去了"
不一會,朱亮祖回來,手里拿著一個小錦匣,說:"大人不遠千里來到此處,不曾歇息就返回,不給末將盡地主之誼的機會,無奈,只好送一個小物件給大人把玩。"
來人也不客氣,接過錦匣也不打開看里邊何物,說聲謝了,便將其放入袖中,作揖告辭。朱亮祖送來人到門口,躬身拜別。回到內室,打開密扎,越看越心驚肉跳。密扎上透著三層意思,直指他仼廣州將軍這其間的敝端,一:以修建廣州城為名,不但從戶部報取大額銀兩,還借此名目勒索鄉里,卻用來營造私人宅園,此事是否屬實?二:各地頻發盜劫兇案,猶從廣州周邊地區居多,此乃危及大明根基之勢,爾等治理不力,是否牽涉其中?三:交辦之事遷延時日,為何至今未能辦妥?這三條皇上要是較起真來,派人徹查,便能危及他的鳥紗帽,乃至性命。
朱亮袓看了很是焦急,在內室來回踱步,思考對策。他深知皇上脾性,交辦下的仼務只要很好完成,即便有些過錯也無礙,若是辦砸了,便受責罰,決不饒過。
最后,朱亮祖決定寫奏折,言詞懇切又言過其實地推諉和訴苦,再信誓旦旦地保證完成密令以表明心跡。之后他讓親生兒子朱俊迅速上京城向皇上代為解釋。自己則繼續為朱鈞操辦后亊,并謀劃奪取玉璽。
朱俊很快從京城回來,帶回皇上口諭,只要完成交辦之事,剿滅逆匪,其它之事不加追究。
朱亮袓雖松了口氣,但奪取玉璽談何容易。開始獲知玉璽在羅霄山脈中的袁家堡,料想不費多大周章便可取得。為了掩人耳目,制造江湖爭斗假象,重金收實終南五虎,且讓熟悉袁家堡的袁繼才帶領。那知五虎殘暴,在無法獲得玉璽之下,競將袁家滅門,線索就此中斷。之后又冒出紀宇清。至使幾次三番損兵折將。是太過輕敵,還是姓紀的厲害?答案顯然是前者。其它地方奪寶都得手,雖也殺人,犯下命案,但沒有破綻,況當地官府追查不力,平靜無事。原意為己知玉璽所在就可輕取,即使五虎被殺,劍陣被破,但信心尚在。但義子朱鈞陣亡,才使他真正感到奪取玉璽并非易事。現在皇上崔促,若不盡快擺平紀宇清,取得玉璽,皇上必定責罰他!
朱亮祖想起了當年鄱陽湖與陳友諒的終極之戰,當時雙方都集中了全力。激戰中朱元璋的坐船被困住,危在旦夕。就在這性命一線間,是他朱亮祖率手下船只拼死沖破敵方大船圍困,救出朱元璋,終于取得全勝。陳友諒也被亂箭射死。他的功勞之大可想而知,如果沒有他拼死搭救,大明皇朝能否建立尚未可知。所以他越級提升,直至做到廣州將軍,坐鎮一方。然而,大明帝國根基已固,朱元璋鳥盡弓藏也未可知,借著這次密令事件殺了功高震主的他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