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讓張本民很頭疼,回到屏壩街住處半天都沒出門,也沒想出個好辦法,無非就是借,要么就是和別人搞合作,可這兩個法子他都覺得不可行。最后,勉強擬定了個法子,把注冊資金降到十萬,但對外解釋說是邊走邊看,如果效益好,會繼續增資擴容,更會在實際的生產經營中追加投資。
十萬塊,努力一下還是可以達到的,因為缺口不過就三四萬,如果能及時把截洪溝橋的第二期進度款拿到,就很從容了。而眼下,就是要把能抓的都抓到手。
未崗鄉的勘探設計費,必須拿到!
次日,張本民到沙城轉了一圈,又去找吳信中,中午快下班時見到了他。
吳信中看上去頗為得意,主動說字已經簽了,他一早就去找了書記,把前后關系講了個清楚,書記琢磨了一番便拿起筆簽了。書記一簽,副書記和人大主席也都大筆一揮,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張本民對吳信中豎起了大拇指,然后掛在車把上的一個塑料袋拿下來,里面是一條石林香煙。吳信中還真沒打算收下這禮物,他連連擺手,說事情辦得有點不漂亮,受之有愧。張本民自然是會說服的,幾句話就將他拿下,把香煙塞給了他。
拿著香煙的吳信中說他中午和下午有點急事,得趕回老家去,讓張本民等下午上班后直接去鄉財政所辦理。另外,假如他那邊的事情辦得順當,回來得早的話,就會趕過去跟進流程,爭取讓這筆資金早點落袋。
張本民相信吳信中這話沒水分,點了點頭,然后自個兒找了家飯館,吃了碗面條,稍稍休息了下,便騎車前往未崗的兩座橋工地,看看他們的施工進度。
這一看,張本民心里有了底,無論是在規范化上,還是在各種機械配備上,全都趕不上他的截洪溝橋工地。拿腳手架來說,未崗的兩個工地上,竟然還用上了破竹竿,退一步說,如果能扎結實了也還將就,可偏偏還就綁不緊,幾個人在上面一走就搖晃,不由得就讓人捏把汗。
不用說,承建施工的肯定是跟他的情況相仿,是靠關系進來的,并不專業。但好在是,他還聘了經驗豐富的石干事做技術員,相對來說還是靠譜的。
算了,別人家的瓦上霜就不管了,還是把自家的門前雪給掃掃好。張本民掐著時間,去了未崗鄉財政所。
財政所負責業務的會計是個女人。到底是年代不同,眼前的會計雖然只有三十多歲,但明顯有點老,不像沒重生前的時候,各種保健、保養和化妝品一上,三十多歲的娘們有時還跟小大姐一樣。
“喂,干啥呢?”
張本民出神的時候,會計問了一句。
“你好,俺是來拿錢的。”張本民很客氣地說道,并簽字的條子和賬單遞了過去。
會計一皺眉頭,道:“等會兒吧,正對著賬呢,要不給你一打岔就可能白忙活了。”
張本民知道小鬼難纏,所以也不急躁,就在一旁慢慢等著。
二十多分鐘后,會計才放下手中的活計,然后告訴張本民,只能到她們鄉里的農信社開個賬戶,才能把錢轉過去。
“非得在你們未崗鄉的農信社開個戶才行?”張本民有點不明白,“俺已經有農信社的戶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