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三刻的樹林里,按照小道士秋景楓的安排,張勝的背上寫下了許多符文,蓋去了自己本來的深辰八字。接著秋道長將一張寫有邵伯兒子生辰八字(從邵伯殘魂中得知)的符紙點燃,而后將燒出的一股青煙引入張勝體內。青煙入體,張勝緩緩的進入了沉睡。當他再次睜開雙眼時,他的眼神變得時而清醒時而茫然,這是借來邵伯小兒子的一絲天魂入體的征兆。在和邵伯小兒子說明情況后,雖然心懷悲傷,但他還是立刻聽從小道士的安排,做好了準備。
首先,以邵伯小兒子一絲天魂入體的張勝,
(本章未完,請翻頁)
放出滿懷熱忱的小半碗赤子之血,而后再由魂魄入張勝身體的小兒子懷著絕望,蒼涼,遺憾的心情,用毛筆沾著赤子之血在黃紙上寫下《山水故人》這篇古文,并高聲讀出。起初,張勝心中還有些擔心自己沒有辦法完全進入情境。但隨著邵伯兒子的一絲天魂入體的影響下,一字一句邊寫邊讀出“山水故人”后,張勝漸漸的體會到了楊千山才子當時的心情,筆鋒在紙上寫下的字也愈加飽含深情,經歷過刻骨銘心傷痛的楊千山和邵伯小兒子的情緒充斥了它的整個身體。
《山水故人》:
“去年春花送少年,回首相望,山水故人,鄉音漸遠。
而今歸來又逢春,世事無常,山水依舊,故親難尋。
夕去朝來,祈我此身在夢,醒見故親安康,若山水依舊。
夢眼微開,兒時春秋。
遙想童心畏嚴父,威如山高,莫望止。
然仰止高山庇佑下,怡然樂度十數載,竟未識半點風霜。
父護之情,如山重。
天若憐見,許我山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