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薛平等人的臉上露出了快活的笑容。
他們的選擇是準確的。
薛平從一開始,就覺得李澤想要一個銳意進取,敢于改革的年輕人上臺,只有那些接受了武威書院最新式的教育,敢于放開手腳大干一番,敢于藐視一切舊有制度而勇于開拓的人,才能追上皇帝李澤的步伐。
因為李澤,正在破除絕大部分的舊有規則,而作為舊式文人,舊式軍閥代表的曹信,不論是在個人魄力還是能力之上,顯然都不能滿足于李澤的要求。
曹信在李澤掌權之后,一直在吏部,雖然吏部被稱為諸部之首,是百官之中當之無愧的老大,但李澤一直沒有讓其涉足經濟,便是一個明證。
薛平率先串連選擇徐想,正是為了符合李澤的這一想法,同時,也為自己在徐想面前,樹立了一個同盟者,支持者的形象。
誰都知道,早先是薛平韓琦第一個開始串連支持徐想的,將一投桃報禮,徐想定然不會薄待他們,只消在政策的制定之上稍稍的偏向,便足以讓西域,東北諸地,獲得巨大的回報。
徐想的票數愈來愈多。
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也都明白過來了。
財稅系統一邊倒的支持徐想,這是眾人都知道的。但造成如此大的選票差距,必然是因為軍隊一方也倒向了徐想。
而軍隊,一向是皇帝李澤手拿把攥的,如果說李澤想要曹信上臺,那么軍隊是絕不會違拗李澤的意愿的。
最終結果,徐想以六百余票對四百余票,絕對地優勢擊敗曹信。當選了大唐第一屆經濟發展委員會的主席。
塵埃落定。
曹信的臉色雖然很是難看,但卻還是在所有人的注視之下,走到了仍然有些怔忡的徐想面前,抱拳向他表示了祝賀。
李澤帶著鼓起掌來。
大廳內同時亦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失敗者有氣度,勝利者不張揚。
這便是李澤想要的最好的結果。
下午,新鮮出爐的經濟發展委員會的徐想,進行了他的第一次施政演講。
很顯然,徐想還是做了許多功課的。
而他的思路,也的確迎合了絕大部分人的想法。
外王而內圣。
對內,以經濟發展為主題思路,在穩固農業的基礎之上,大力興辦大型的工業作坊,促進物資流通,降低物價,大力發展商業。
而對外,說白了,就是加大掠奪的力度,從外部獲得更多的財富來彌補國內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