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看向前面跪著的父親,果然父親的身體在微微的顫抖不已.
或者是王鐸也終于發現了問題,接下來倒是加快了宣讀的節奏,隨著他的一聲此饗,這一鴻篇巨制總算是落下了帷幕.
“李帥,請接旨吧!”王鐸將圣旨交到了李安國高舉的雙手之中,伴隨著李安國的謝恩聲結束,李澤以為一切便已經結束了,豈料王鐸又返身取出了第二份圣旨.
李澤不由叫苦不已.
好在第二份旨意就短得多了,無非就是節德節度使李安國公忠體國,為國奮不顧身,克敵制勝,盡顯國朝威信,因此加封成德節度使李安國為尚書令以及賞賜云云.
這是一份虛得不能再虛的獎賞,大唐末期,尚書令等職務已經成了一種榮譽性職位,像高駢便也兼著尚書令,除了可以正大光明地多領一份俸祿之外,毛用也沒有.
李安國又接了一道圣旨之后,這才在尤勇閔柔的攙扶之下站到了一邊,臉色青白,幾乎有些站立不穩,全靠兩員大將一左一右不動聲色地挾著他.
但還沒有結束,因為王鐸又拿出了第三封圣旨.
這一份,是給李澤的.
以李澤平滅叛賊橫海節度使朱壽有功,加封李澤為橫海節度使,兼領千牛衛大將軍.
這個職位比起李安國的中書令可就實惠多了,因為千牛衛大將軍可是正兒八經的正三品武將銜,有了這個職位,李澤就能在節度使鎮之外,再開一府為千牛衛將軍府了.
各鎮節度的兵馬,說到底是地方兵馬,歸地方奉養,但千牛衛將軍府的兵馬,那就是朝廷的正規軍,那是要朝廷拿銀子的.
不管朝廷能不能拿出來,至少李澤可以正當明份地伸手向朝廷要,朝廷要么給銀子,要么給政策讓他自己弄銀子.
而這,也正是李澤一直想要的名份的原因了.有了這么一個名份,很多事情,便可以堂而皇之的做起來而不必擔心世人有什么不好的評價.
現在的李澤,自然不再是以前的那個想要偷生享福的鄉村小地主,已經立下志向的他,可不能讓自己的名聲有什么瑕疵,一張白紙要是被潑上了黑墨水,即便你想盡辦法再將他染白,但曾經的污跡,卻是不可能完全抹掉的.
“謝主隆恩!”李澤這一聲叫得的心甘情愿啊,只要給好處,他便很開心.
對待李澤,王鐸卻是親熱多了,交了圣旨之后,更是親自雙手將李澤從地上扶了起來,兩只笑咪咪的眼睛盯著李澤,連聲贊揚少年英才,夸獎的詞匯如同流水一般的從兩片厚嘴唇中涌將出來,引經據典,頭頭是道,說得臉皮本來很厚的李澤都有些臉紅了,這夸人半晌不重樣的本事,李澤是無論如何也學不來的.
王鐸打量著李澤,李澤也在趁機關注著王鐸,不過他對王鐸的了解,要比王鐸對他的了解多出了許多,此刻他的關注點,卻是王鐸的一張保養得極好的面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