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之上鼓聲隆隆,軍號嘹亮,城下,唐軍方步開始整頓隊形,合并隊伍。
原本一個個分散的方陣,匯集到了一齊,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方陣,依然是盾牌手在前,長槍手居后,刀盾手分散其間,弩手位于最后。在他們的最前方,則是羅弘信的騎兵。
對面,遼軍的步兵隊伍正逼將過來。而他們的騎兵,此時卻已經分散到了兩翼。
羅弘信再一次高高地舉起了手中的馬槊,一聲長嘯之中,摧馬向前。
現在,輪到他們主動出擊,去擊破遼軍的步卒方陣了。與遼軍不同的是,在他們的身后,步卒緊緊相隨。
一往無前。
唐軍騎兵在發起沖鋒的時候,就沒有想著還能回來。
向前,向前,一直到無法前進。
戰斗,戰斗,一直到死亡來臨。
城頭之上,韓琦不動如山,薛平面色如常,倒是站在他們身側的屈忠,看得滿面通紅,激動不已,手握在腰間刀柄之上,不時抽出卻又合上。
屈忠與羅弘信都是朝廷北狩之后第一次武舉中試的,羅弘信是武狀元,而屈忠則是榜眼。不過二人在那以后,卻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屈忠留在了武邑為官,而羅弘信卻是被派到了左金吾衛中以壯元的資歷擔任一名郎將。
韓琦離開武邑的時候,帶走了屈忠。因為他和屈忠都很清楚,如果再留在武邑,屈忠是絕不會有什么前途的,想要東山再起,屈忠便只能去戰場之上謀取功勞。
這也是韓琦對屈忠的回護之意。
李澤對韓琦是愿意禮賢下士,屈意優容的,但對于屈忠這樣的小角色,就壓根兒不會看在眼里了。而下頭的那些人,原本因為有韓琦護著不好對付屈忠,現在韓琦一走,那收拾起屈忠來,豈不是手拿把攥?
“屈忠,你覺得眼下戰局,接下來應該怎么做?”有心要提點一下這位忠心耿耿的屬下,韓琦笑問道。
屈忠一怔,沒有想到這個時候韓琦會問他這個問題,但馬上又反應了過來,這是對他的一次考察,更何況此刻還有一個薛沖站在身邊,聽了這個問題之后也頗感興趣地側過頭來看著他。
思忖片刻,屈忠道:“屬下覺得,此刻我軍雖然已經深陷遼軍步卒陣列之中,如陷泥淖,舉步維艱,但卻仍然集結成了彼此呼應的戰陣,戰斗之間行有余力,雖處下風,而不顯頹勢,還可以再看一看。如果能讓對手先調動兵力,則再覓機出擊。”
“就這了?”韓琦微微一笑道,“這些天你一直跟在我的身邊,當也知道我軍兵力到底如何吧?”
屈忠深吸了一口氣,道:“這是我軍最大的依仗。現在就暴露出來了,不是給了張仲武以提醒嗎?”
韓琦和薛沖對視了一眼,都是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