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歌聲深沉、蒼勁,充滿了古樸的氣息。
是跟前面的六首不一樣的感覺,一感一嘆、感嘆結合。
然而。
鞏黎唱這首歌,面臨著跟秦詩玥一樣的問題,原唱太過于強大,強大到無法超越。
楊洪基是從20多位歌手中脫穎而出,獲得演唱該曲的機會的,當時,谷建芬讓他去錄音,去了一看,好多人在里面唱,還要選拔,見競爭這么激烈,就隨便唱了一遍。
他想,《三國演義》這種古典作品哪用得上美聲,覺得沒勁,心里面是不太愿意唱,所以一唱到高音的時候就低八度,可谷建芬卻覺得他唱的味兒還行。
后來,他演唱的最終版本,是采用古典音調并吸收了戲曲的味道,也就是把昆曲的感覺加了進去,不過又不完全是戲曲,還發揮了美聲的高音特點。
至于鞏黎,別說上音樂學院了,就連本職的戲劇學院都沒上過,什么是流行、什么是通俗、什么是美聲,根本一點不懂。
好的是。
第一,這里是藍星,沒有原唱版本。
第二,鞏黎常年鍛煉,中氣足,低音能下,高音能上。
第三,唱功沒有,感情來補。
原詞寫的是什么?
似懷古,似物志,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篇則具體刻畫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用聲音,用表情,用情緒,把這些演繹出來就夠了。
忽然,大氣的管弦樂,磅礴恢弘,讓人為之一震。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切分節奏結合上行高亢的旋律,將歌曲推向高潮。
短短三分零一秒,鞏黎唱出了《三國演義》悲壯慨嘆的主題。
當音樂和歌聲停止,所有人都產生了一個疑問,這個疑問也是從2021年4月12號那天就出現了的。
這些歌去真的是姜戈寫的嗎?
但……
不是他寫的,又會是誰呢?
姜戈:真不是我寫的,我做的,就只是搬運而已。
“唉,鞏黎如果是一個專業歌手就好了,這首歌得提升好幾個檔次。”莫嵐聽得,總少那么一點感覺。
“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只能等以后碰到合適的歌手,再來一個翻唱版本了。”姜戈是有私心的,沒有找外面的歌手唱就是為了要【巨星值】。
而且,不能說出一首歌就簽一個與之相契合的歌手,還得看以后有沒有同類型的歌曲了,不然簽回來放著,是錢太多沒地花了?何況想簽,還不一定簽得到。
所以退一步亦能接受,只要用心唱,盡力唱,不如辱沒這些歌曲就行了。
莫嵐驀地想到一件事,問道:“下面顧瑤要唱的,不會是《水滸傳》或者《西游記》的吧?”
姜戈搖頭一笑,回道:“不是。”
別說,剩下的這兩部,同樣有經典歌曲《好漢歌》和《敢問路在何方》,但并不是古詩詞賦曲,所以這次就沒有強行湊齊四大名著。
莫嵐好奇道:“你寫這樣的歌,難不成有翻拍的想法?”
她指的是《紅樓夢》和《三國演義》。
姜戈卻道:“這種名著改編的影視劇,吃力不討好,更難翻越以前拍攝的那座經典大山。”
說著,話鋒一轉,道:“不過嘛,魔改的倒是可以。”
就在兩人閑聊之際,《經典詠流傳》本期最后一個歌手,也是第一季最后一個歌手,顧瑤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