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淡然地拒絕了鏡心的好意,將一盤茶水擺在桌子上便說道:“都沒人愿意讀,在美觀又有何用呢?”
鏡心沒有回話。
張先生將茶壺里的水倒入杯子中便徐徐道來:
“從前有一個國家,那個國家非常的繁榮昌盛,而里面更是有一個少年,年少時意氣風發,在學堂內,可謂是老師贊不絕口的對象,是學子們常年交談的人物。”
“他是張家的三兒子,張家是那個國家的書香門第之家,他的父親,是當時朝野里最具權威和謀略的政治家和學術家,他說的話,有的時候,堪比天子發布圣旨,無人沒有不信服的,所以,他出生的時候,哪怕在怎么英姿聰慧,別人也認為這是正常的,反而如果太過于普通,別人還覺得你肯定是不夠努力,這自然變成了三人孩子從出生就背負的枷鎖,成了三人必須拼死拼活努力的枷鎖。”
“這里我用公子來形容三個人。”
“三公子長相帥氣出眾,算是三個公子里最帥氣的那一個,他喜穿白衣道袍,八歲時便能背下《道德經》和《論語》,別人說是千古奇才,九歲那年被站在朝野之上,給皇帝出謀劃策,雖然并沒有被接納,但九歲那年的膽識和見解,被人記錄得神乎其神,但他是痛苦的,從一出生到十一二歲,他都在學習禮,學習書中別人記錄的兵法和謀略,突然有一天,他在柳樹下背書,突然便被一個巨大的皮球砸中,比過還好,并沒有撞擊頭部,只是剎那間將手中的書籍砸爛了。”
“三公子并不氣憤,只是雙手摸起皮球,好奇地看著這個外來之物。”
“圍墻上竄出幾個和三公子差不多大的小孩,他們大聲喧嘩地對著三公子說道;‘喂,趕緊把你手中的皮球給我’,對于這種喧嘩聲,三公子簡直聞所未聞,和學堂里整整齊齊的朗讀聲相比,簡直就是鬼哭狼嚎,但三公子還是語氣溫和地問道;‘你們怎么證明這東西就是你們的呢?’站在圍墻上的人傻了,根本想不出有人能說出這種話的,這已經超出他們的預料范圍了,有人說不出反駁之花話,所以差點惱羞成怒的要下去給三公子一拳,然后把皮球拿走,可總有認識張府的,所以怒歸怒,還是沒有下來,甚至連罵聲都不敢喊出。”
“圍墻上的少年們悄悄咪咪地說了一些話,滿臉沮喪,正當三公子以為‘敵人’要知難而退之時,突然間,一道響徹天空的哭喊聲在空中傳播。”
“三公子皺著眉頭,聽著聲音,應是一個姑娘的哭聲,圍墻上的人苦口婆心地勸導著下方的人,還有的直接就放棄了,齊齊都從圍墻跳下去哄那個姑娘了,正當三公子發愣時,他的大哥在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對著三公子說道;‘你出去把球換回去吧,只要不要太晚回來,你大哥我和你二哥,都會幫您拖住父親的。’三公子心中納悶‘這又不是什么大事,為何要很晚才回來?’但他沒有問,因為覺得沒有必要。”
“三公子拿著皮球走出大門,大門口的兩個侍衛看到三公子,算是瞪大了雙眼,覺得有一點不可思議,但最終并沒有阻止三公子的去向,三公子走到后院的圍墻那里,看到了還在哄著姑娘的眾人。”
“眾人自然也看到了拿著皮球的三公子,臉上寫滿了驚訝,在他們的視野里,像三公子這樣的富家子弟,并不會在意他們的這種小事,所以難免心生膽怯,害怕有士兵跟在后面,想要報復他們,三公子并不知道他們的這種想法,但他也不太會人際交往,臉色平淡的將皮球拿起說道‘你們不是要皮球嗎?怎么現在我弄給你們,你們都不要嗎?’眾人沒有回聲,這時,一個身穿粉色粗衣的小姑娘走了出來,三公子怎么也不會想到,一群大老爺們竟然到最后比不過一個小姑娘,現在想想,也還真是可笑。”
“小姑娘的臉頰還殘留著淚痕,她對著三公子說;‘那皮球是我母親用布衣給我補好的,求你把它還給我。’三公子臉色坦然,對于小姑娘的哭泣,他毫無感覺,他雙手奉上地說;‘嗯,好,竟然是你的,那就給你吧。’”
“小姑娘接過皮球,臉色本來沮喪的臉,突然變得無比燦爛,當時的三公子見此情景,本應堅如磐石的心,也難免顫動了起來,小姑娘彎下腰,道了謝,當時的三公子以為這只不過是一個在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可他絕對不會想不到,有一天,他會熱烈地喜歡上這個愛哭的小姑娘,‘會熱烈地愛上還殘留在手中的皮球痕跡’。”
“回到家中的三公子讓他大哥很失望,以為三公子會玩得久一點,結果連玩都沒有玩,就回來繼續看書了,但大哥并沒有明說,甚至沒有指責三公子一句話,反而覺得三公子有一點可憐,上半輩子都在讀書,沒有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