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到那里,明月心里便已在期盼某道背影出現了,然而遺憾的是,直到她走進那片竹林,仍舊沒發現那道熟悉的身影。
“先來一曲《高山流水》吧,也許能把那道身影引來”,明月如此想,當即便把琴平放在巖石上,然后忘我地彈奏起來,默默致敬那道身影。
果不其然,當這曲演畢,明月身前不知何時多了道黑黢黢的小小身影,直立負手,頗有大俠風范。
月色皎潔,透過稀疏的竹葉,朦朧幽深中,映出了一只極為可愛、與其所擺沉穩姿態頗為不符的小浣熊的臉。
那小浣熊似乎頗有靈性,能聽懂音樂,理解人類言行的含義,甚至還能做出人性化的動作與表情。
在明月發現它的那一剎那,小浣熊黑瑪瑙似的眼睛一下子睜得大大的,小爪子高高舉起了一只,似乎在和她打招呼。最神奇的還是,這小浣熊的嘴上竟然銜著一根綠竹簫。
“你終于來了,還以為你今天不在這里呢!”明月欣喜若狂,伸手想給這只小浣熊來個熱情擁抱,卻被它一臉嫌棄地躲開了。
明月尷尬一笑,忙轉移話題道:“咕咕,要不今天咱來合奏我剛才彈的那首曲子?”說罷,她將詢問的目光看向了這只名叫“咕咕”的小浣熊。
“咕咕”這個名字,自然是明月給她起的,源于這只小可愛總喜歡“咕咕”地叫。明月喜歡叫它這個名字,更喜歡看它一邊歡喜地叫,一邊風卷殘云地吃它最喜歡吃的云糕時的樣子。
咕咕搖了搖頭,小爪子指了指明月放在地上的那方手帕,吐出綠簫后,和以前一樣又“咕咕”地叫了起來。
明月連忙把手帕打開,取過里面一大塊切好的云糕,遞給咕咕。
咕咕興奮地大叫,當下抓過云糕來鬮大嚼,三下兩下便吞下肚去,面上露出一副滿是陶醉的表情。
看著它吃東西時的可愛模樣,明月終于忍不住“噗嗤”笑出聲來,隨后連忙掩口止聲。
然而,還是晚了。
這一幕被咕咕發現,熊臉頓時掛不住了。
于是下一刻,咕咕憤怒地“咕咕”叫了起來,仿佛在說:“熊也是有尊嚴的,熊可殺不可辱!”
明月好不容易才用手帕里剩余的云糕,撫慰好“尊嚴熊”的情緒。咕咕吃飽后,終于再次銜起綠簫,看向早已迫不及待的明月,示意琴簫合奏可以開始了。
星月當空,一縷清清淡淡的琴音忽然自明月躍動的白色手指間流出,流過潔白的月光與星光,流過光影交錯的白色竹葉,最后流向咕咕同時吹起的簫聲里。
桃花皎潔,竹風也皎潔,萬事萬物都皎潔,就連這琴簫之聲也仿佛沾染了這皎潔的色彩,開始凈化這世間的所有。
一人一熊,就這樣在皎潔中吹完了一曲,余音卻似乎久久未絕。
四周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鳥聲蟲聲俱絕。
時間仿佛也被定格在此刻,玉女峰前水波澄澈,唯見江心一輪春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