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我找到了方向,要實現,依舊是一個問題。”
...
一百歲。
這些年來,第一批和第二批都被他暗中吸收,食氣一百人。
張質感覺到研究的精神法越來越成熟,自己的力量在急速膨脹,精神力掙脫了某種禁錮,整個世界豁然開朗。
“這是?”
他張開手,眼前一本書飛舞起來。
感受到一只看不見的無形精神力觸手,在隨著自己大腦曼延,抓住了書籍,“我在,御氣?”
哈哈哈哈!
他猛然大笑,拿起書籍,奮筆疾書,“二哥給我的是《食氣諸生悟道論》,他囊括天下蒼生,我不過是囊括凡人,為人開路罷了。”
他想了想,寫了一個開頭。
《食氣生民悟道論》上篇。
。
一百一十歲。
張質發現整個學院的學生們,見自己的目光越發不同了。
自己太老了,
并且依舊保持著足夠的年輕。
貪婪,掠奪,驚恐,渴望,種種目光交織在一起,讓他心中再度陷入了沉默。
昔日的故人一個個離世,這個地方似乎沒有什么可以留戀的,自己也沒有足夠的力量抵擋那一份貪婪。
他清楚的明白,自己終究只是領悟的上篇,孕養精神,沒有研究出神因子,讓血液周轉“氣”與全身,歸根結底,自己也不過是擁有些特異能力的凡人罷了,一旦被人近身,一個壯漢都會輕易殺死自己。
他忽然有種強烈的感覺,自己該離去了。
這一刻他恍惚知道了兄長為什么選擇遠游。
已經沒有可留戀的了。
他選擇了假死脫身,留下了自己研究的《上篇》作為誘餌。
這一日,整個學院哀嚎震天。
張質喬裝成一個倒馬桶的駝背老人離開了。
他舍棄了人生積累所有的巨大財富,舍棄了無數的學生,無盡的榮耀。
他感覺如果一直在實驗室研究,永遠研究不出下篇,身體力行,勞其筋骨,走遍天下,才能悟出下篇。
嗚嗚嗚!
世人皆是為這一位前輩的張大先生離世而哀悼,用的是他最喜愛的尼采的話語歌頌,但這一切卻在張質眼中仿佛是為自己送行的歌謠: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
【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
【我的時代還沒到來,有的人死后方生。】
郎朗聲音,穿透了學校,劃破天空。
這一年,他假死脫身,已然高齡112歲。
“他...”張質一邊離開校園,一邊想起了那個長著淚痣的男人,重新找到他,世界或許會徹底揭開迷霧中的真相。
我也要走上那漫長的旅途云游,尋找那個名為神靈的男人,自幼長大的兄長,問個明白。
吃了一百多人的氣,我的壽命還剩多久?
他不清楚。
但他會用余生踏足山川。
他隱約感覺有一個偉大的事業在等待他,就像是傳說中的鳳凰一樣,歷經苦難,與人世火焰中歷盡滄桑,才能浴火重生,尋找到這個世界停滯的真相。
他看向碧藍的天空,仿佛聽到有命運之神在他的耳邊輕語呢喃:
來吧,張質,我在那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