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投降何方勢力,張華本不關心,但吳三桂向大金國投降,導致努爾哈赤勢力人口和兵力增加,對洛陽盆地造成威脅,這就關系到張華的戰略了。
不僅如此,努爾哈赤將李密、王伯當安排在成皋鎮,與張華令耿恭督造的虎牢關對峙,從東面威脅張華。
只要時機成熟,努爾哈赤完全有可能突然發兵攻打虎牢關。
努爾哈赤吞并吳三桂,獲得人口九萬。
這件事促使張華加快掠奪人口的速度。
在吞并瓦崗寨之后,第二年糧食收成,各座村鎮糧倉收上來的軍糧合計有百萬石,足以支撐五萬兵馬用度,還有余糧。
張華令人打造箭矢五百萬支,用于征戰。
張華又令弓弩造箭院生產神臂弓三千張、床弩一百張。
蒲元收到命令,要打造三萬把鋼刀,于是與一群鐵匠晝夜不停,輪流鍛造鋼刀。
馮異、鄧艾、梁紅玉、趙破奴等武將則忙著練兵,提升兵種的等級。
張華又令人建造飛熊營,同時下令捕捉巨熊,為程咬金和牛進達組建熊渠軍。
張華從山蠻之中,挑選精銳,為王平補充無當飛軍。
又從匈奴人之中,挑選精銳,為鄧艾、耿恭補充長水胡騎。
張華重新調整兵力,設禁軍四營。
第一巾幗營由花木蘭統領,副將孫尚香、梁紅玉,下轄500劍婢、1000鐵鷹斥候、2000神臂弓兵、3000弓箭手。
第二宿衛營由許褚統領,副將馬武、周泰,下轄500虎士、1500重甲步兵、1000重甲騎兵。
第三武衛營由程咬金統領,副將牛進達,下轄500熊渠軍、1000重甲騎兵。
第四長水營由鄧艾統領,下轄1000長水胡騎、3000輕騎兵。
禁軍四營,合計15000兵馬。
其中宿衛、武衛二營,為重甲軍團,負責正面破陣。
巾幗營為遠程軍團,負責營地防守。
長水營為輕騎軍團,負責千里突襲。
禁軍四營多數是精銳兵種,且占了夏縣快三分之一的兵力,被張華牢牢控制在手中。
夏鎮還有20000兵馬,分別由李績、馮異、趙破奴、范仲淹統領,各領5000兵馬,基本上是低階兵種,通過數量來彌補質量。
禁軍四營、內軍四營,一共三萬人,構成主力。
各地方還有駐兵1.7萬人:
種師道、種師中、王平,領兵4000駐守函谷關,主力是種家軍和無當飛軍。
陳午、桓誕領兵3000駐守乞活軍塢堡,主力是乞活軍。
廖化、趙廣帶兵3000駐守孟津縣。
耿恭帶兵4000駐守虎牢關。
王鳳帶兵3000駐守石鎮,但因為王鳳被張華派去陳勝的農民起義軍中擔任細作,因此蔣欽接替王鳳鎮守石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