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的是,魔族統治凡界的十五年來,人族似乎變得越發懦弱了。
至于那些此前敢于反抗魔族的人以及他們的后代,則被貶為奴民,終生永無出頭之日。
一場大雨下了一整夜,直到天色放晴才稍有緩解。但整座小城,此時幾乎已經變成泥濘的澤國。
在這凄涼與破敗中,一名俊秀的少年,卻與周圍的環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少年約莫十三四歲的樣子,高高瘦瘦,相貌清秀俊逸,膚色白皙,五官分明的臉龐上,眼眸黑亮而又深邃。
然而他身上的衣物,卻遠遠沒有他相貌那般瀟灑俊逸。
他身穿一身粗布短衫和粗布長褲,腳上也踏著一雙已經分不清楚顏色的粗布鞋。
他的臉上和身上沾滿了泥漿,這讓他看起來根本就不像一個瀟灑的少年,反而更像是一個常年游蕩在街邊的乞丐。
此時這少年,正站在安康路的一座二層破樓的樓頂。他的雙腳穩穩踩在幾塊碎瓦上,身體竟能完美保持平衡。
他的雙眼目不轉睛地盯著樓下的熙熙攘攘的人群,那是一群身穿破衣爛衫的流民,正擁擠在安康路的濟鋪周圍,似乎想要爭搶著什么。
但少年似乎對這些流民并不關心,反而嘴角微微翻起一個微微的弧度,看向那些流民的眼神中竟然有了幾絲戲謔。
如今已經到了未時,又到了三日一度給流民發放食物的時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給流民發放的食物,被稱為濟食。
發放濟食的場所位于安康路西的巡捕房門外,被魔族控制的官府將其美其名曰濟鋪。
濟食的食物多來自于平洲城各酒肆客棧的殘羹剩飯,最多的便是那些無人問津的餿饅頭。
上民順民對濟食自然是嗤之以鼻,但流民卻視其為珍饈美味而趨之若鶩。
由于濟食有限,而官府卻沒有限制每人所拿數量,更沒有維護現場秩序,所以每當濟食發放之時,濟鋪便會成為一個血腥的小戰場。
濟食三日一發,如果不搶到足夠多的食物,那么他們就有可能會餓死。
這,是所有流民都深知的一點。
往往一通喧囂過去,有人滿載而歸,將自己的破衣爛衫充當起了行李袋,里面裝滿了饅頭。
但有的人卻顆粒無收,十分落魄地坐在街頭雙目充滿絕望,卻不會有任何人施舍他們。
由于大雨導致巴通河水位上漲,本就老舊的安康路頓時被淹沒了大半。
僅有的幾個懶散工人出工不出力,扛著鏟子鏟幾下水就躲角落抽起旱煙。以至于一個上午過去了,安康路仍舊充滿泥濘,一踩一個坑。
雖說已經到了未時,然而整個平洲城依舊籠罩在一片陰云之下,顯得格外蕭條。
一些躺在地上呻吟的人和路上隱約可見的鮮血,說明了這里已經發生了多場激烈的打斗。
隨著一聲鑼響,露天的濟鋪正式開放。
早已擠成一團的三五百流民,瞬間如同奔獸一般,瘋狂朝著桌案上擺著的濟食沖去!
人群中時不時就發出幾聲怒罵和哀嚎,竟是一些人被硬生生地給打了出來,躺在泥漿遍地的路上,顯得格外痛苦不堪。
但是,沒有人的目光在他們這些失敗者的身上停留。
濟食數量有限,多耽擱片刻時間都有可能讓接下來三天無餐飽腹,那些本應維持秩序的兵丁卻對此冷眼旁觀,時不時指著一個倒地的流民哈哈大笑。
擁擠的人群圍得快散得也快,不到半炷香時間濟食竟然就被搶奪一空。
然而只有少數人搶到一些殘羹剩飯,更多的流民竟是一無所獲。
幾個飛揚跋扈的流民提著大包小包鉆出人群朝著同一個地方走去,竟是一個以此為生計的團伙!
但那些兵丁不但沒有阻止反而起哄叫好,將那些仍舊不肯散去的流民們粗暴驅散。
就在這時,一聲“撲通”聲突然響起引起了屋頂少年的注意!
他定睛一看,卻發現竟然是一個骨瘦如柴的小姑娘,由于體力不支倒在了泥坑里。
幾個不耐煩的兵丁趕來欲抬起小姑娘扔到一邊,卻突然聽到一個清朗的聲音從背后響起。
“哎?慢著,這是我妹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