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一手拿著撿起帽子,一手做出來“掌聲響起來”的手勢,滿懷期待地看著臺下的觀眾,臺下依然鴉雀無聲。
我竟然讀懂了他的孤單和渴望,有些同情小丑。
我為自己與眾不同的感覺感到恐懼,比看到紙人和鬼怪還恐懼,是一種思想不受自我控制的恐懼。
那小丑見到我們仍是像木頭一般,毫無反應,似乎有些生氣,把剛撿起來的帽子全部往地上一扔,嘴角仍是夸張上揚,但眼睛卻狠狠地盯著我們,不見一點笑意。
就當我以為他會惱羞成怒的時候,第三個節目開始了。
只見他職業素養極好,即使等不到掌聲也不放棄表演,自言自語地報完幕,就開始自顧自地表演小丑的拿手絕活-擰氣球,他在臺上賣力的擰著氣球,變幻出各種小狗、小花、小白兔等,他拿著擰好的玩具看向我們,目光中帶著一點怨恨又夾著一絲祈求與期盼,有什么能比獲得歡笑和掌聲,更能讓一個演員得到成就感的呢?
而觀眾的毫無回應,真的是對一個演員極大地羞辱。
想到這,我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雖然還是笑不出來來,大家都詫異的看著我,就連景紹也是一臉詫異,我想他們一定是覺得我瘋了。
小丑看向我,目光中竟夾雜一絲感激,他快速地擰了一朵氣球花送到我手中,我接過的時候不小心碰觸到他的手指,我一怔,抬頭,他的眼中竟閃爍著亮晶晶的東西,更關鍵的是:
布滿燒傷傷疤的手是溫熱的。
小插曲過后,大家的目光又回到了小丑身上,這奇怪的小丑不知道又想表演什么。
第四個節目的布景很陰森,道具們跟紙人一樣,都從天而降,自己飄到了臺上。
只見大舞臺中間出現了一個小型的舞臺,上面還有幾口箱子。
這次的音樂一改之前的歡快,是貝多芬的《月光》。
我曾經看過一部恐怖片,想不起名字了,全片是以這首《月光》為插曲貫穿始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音樂一響起,電影的片段不自覺閃過腦海,再加上這環境,更顯得瘆人,我不禁打了個寒顫,景紹緊了緊環住我肩膀的胳膊。
小丑在凄涼的音樂聲中,緩緩用生動到夸張的肢體語言配合著魔術講述了一個故事,他抱著一個男娃娃親吻,卻把女娃娃丟棄在一邊,憐惜的撫摸著男娃娃的身體,讓我有點隱隱作嘔,突然男娃娃不見了,被他丟掉的女娃娃不知什么時候出現在他手里,他一臉鄙夷,趕緊把女娃娃丟盡了一個透明的箱子里面,箱子很大,女娃娃掉在里面,臉朝著我們,大大的眼睛盯著我們,有一鐘死不瞑目的感覺。
我不敢再去看那個娃娃,它讓我有一種恐懼卻又像去親近的感覺,曾經我好像也擁有過類似的娃娃,比起恐懼來,我更害怕這種感覺。
小丑拿一塊血紅的布蓋上了箱子,再掀起時,里面的娃娃已經沒了蹤影。
小丑看向那個小舞臺的觀眾,是一群小紙人,似乎想贏得掌聲,但是布娃娃很顯然沒有反應,小丑生氣的跳下舞臺,憤怒的踢開紙人,借著又一個人蹲下哭泣,他似乎是想借這個節目來訴說他的故事。
突然,他抬起頭直勾勾的看著我,小丑妝已被哭花,臉上宛如一個調色盤,臉上的皮膚坑坑洼洼,跟手上一樣,似乎是被燒傷過,那畫面說不出的怪異。
接著小丑用力地擦干淚水,臉上花花綠綠地一片,他再次打開了那個箱子,自己躺了進去,然后又爬了出來,似乎是在告訴我們,這個箱子很大可以躺人。然后他向觀眾招了招手,發出邀請,示意我們中的一位去躺這管材一般的箱子。
眾人面面面面相覷,自然是無人應邀,小丑便開始選人。
他的眼神一一略過我們的臉,手假裝東指西指,仿佛在說:“你來!你來!”
嚇得眾人往旁邊,企圖避開的手指。
小丑的手指,最終停在了我的身上,果然是我,像是有預感般的松了口氣。
我想站起來,可是景紹的手抓著我不放。心里面也有一個聲音一直在命令我:“不要去,不要去。”是誰在命令我?
見我遲遲不動身,小丑等的有點不耐煩了,不開心的吹了吹哨子,大家都被嚇了一跳,心中的那個聲音也戛然而止。
“我來。”
這時,一個人令我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