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中央區域多數為老年恒星,以白矮星為主,這東西的密度很大,引力自然也大。
外圍區域,多數為新生和年輕的恒星。
周圍幾十萬光年的區域,分布著十幾個衛星星系,其中較大的有大麥哲倫星云和小麥哲倫星云。
銀河系通過緩慢的吞噬周邊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斷壯大。
所以到了現在,科學家發現銀河系的體積,比之前認為的最少也要大50%。
指著星圖,安神秀道:“看到沒有,這些所有星體密集的空間,都有可能存在黑洞,其次是白矮星、矮星、大質量星體等等,而只要有這些的地方,周圍吸引的行星就不會少!
而行星多了,能夠適合生物生存的幾率就大,既然能讓生物生存,自然就存在靈氣,而且肯定比我們所在的位置,更加容易聚集靈氣!
相比銀河系那巨大的銀盤,我們這里連銀暈都算不上,只是最外圍一條還沒有形成的懸臂,如果說銀心是首都,銀核是首都圈,銀盤是華夏,那么銀暈就是亞洲邊緣的蠻荒地區!
到了銀冕就是黑暗宇宙了,一條沒有完全形成的懸臂,是不是已經到了真空?我們所在的位置,在整個銀河系當中,只能算是蠻荒當中的蠻荒!”
高九鼎看著這張銀河星圖,沉默了下來,這么算起來,他們所在的位置,還真是蠻荒之地,如果要尋找仙界,肯定要向著銀心的方向靠攏。
高九鼎還知道,越是恒星密集的地方,光明覆蓋的范圍就越大,魔頭滋生的可能就越小。
而越是遠離銀心,黑暗區域就越大,滋生的陰魔就越多,這才是他們這里的星空,那么危險的原因。
既然是仙界,那肯定是不夜圣景,而如果周圍一圈有十顆太陽,哪里還會有黑暗?
“看看這張星圖,我們地球人的腳步,要比我們想象的走的還要遠!”說著,安神秀再次一揮手,另外一幅星圖出現。
高九鼎一眼就看到了南門二星系,這座星系在安神秀的星圖上,標注的是半人馬座三星系,包含三顆恒星:半人馬座α星A、半人馬座α星B、半人馬座α星C(比鄰星),距離地球4.22光年。
距離再遠一些,是巴納德星,距離地球6光年。
接下來是沃爾夫359星,距離地球7.8光年。
拉蘭德21185星,距離地球8.3光年。
鯨魚座UV星,距離地球8.4光年。
天狼星,雙星系統,包含天狼星A和天狼星B,距離地球8.6光年。
ROSD154星,距離地球9.5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