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劉熙一行人就重新上路了,對于程錦云的所作所為,劉熙并沒有追究,也沒有告訴梁王。
行走半日,晌午時分,眾人停下來,生火煮飯,劉熙坐在那烤魚,葉蓁則坐在旁邊,靜靜地看著。
可是魚還沒烤好,葉蓁的肚子就叫了,于是她一邊捂著肚子,一邊朝劉熙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可劉熙卻從袖子里拿出一個手帕,遞給了她。
“殿下,這是什么?”葉蓁一邊伸手去接,一邊問他說。
“吃的,先墊墊肚子吧!”
葉蓁打開來,發現里面竟是兩塊方形糕點,于是連忙說:“謝謝殿下”。
“不必客氣”
可她剛剛放到嘴邊,又想起劉熙還沒吃,于是問他說:“殿下,你把糕點給了我,那你還有嗎?”
“我還不餓,你先吃吧!”
“嗯!”葉蓁笑了笑,然后就把糕點放進了嘴里。
吃過了午飯,葉蓁和劉熙在附近走了走,偶然看到一戶農家,里面有個老人家,正坐在桌前吃飯,奇怪的是,老人家旁邊的座位上,還有一幅畫像。
只見老人家把一盤菜都放到了那幅畫像旁,然后看著畫像慢悠悠的說了句:“老婆子,這個你愛吃,都給你吃啊!”
葉蓁看著那畫面,不禁鼻子一酸,她連忙昂起頭,不讓眼淚流下來。
可是,眼淚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劉熙見了,連忙遞給她一塊手帕,然后不解的問她說:“你為何哭?”
葉蓁哽咽的說了句:“他們……他們一定很相愛。”
“何以見得?”
“人都說,最好的愛情,不是轟轟烈烈,而是細水長流,他會記得,她愛吃什么,會把好吃的,都留給她吃,還會把她當成小孩子一樣來哄,你看他們,不正是如此嗎?”
劉熙看了看葉蓁,然后又看了看那位老人家,心領神會的說了句:“原來如此。”
“什么?”
葉蓁沒有聽懂,于是問他說。
“我是說,原來,你會哭,是因為感動,因為他們至死不渝的愛情感動。”
“嗯,殿下知我。”
“但我有一事不明。”
“殿下請講”
“你說,人為何會因他人的愛情而感動?”
“這……”葉蓁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說:“殿下這下可真問住我了,我只知道自己會被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所感動,卻從未想過是因為什么。”
“是因為經歷過嗎?”
“當然沒有”
“既沒經歷過,那為何能感同身受呢?”
“這個……殿下,您聽說過共情嗎?”
“共情?”
“嗯!共情,是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感同身受在心理學上就被稱為共情能力,它是指能設身處地的體驗他人情感,從而達到理解和感受他人內心世界的能力。人人都有共情能力,所以才能設身處地。”
“設身處地?”
“是,設身處地。”
‘設身處地?’葉蓁仿佛突然被自己說的話提了醒,她不禁心想:‘我現在不就是現實版的設身處地嗎?以顧夕寧的身,處顧夕寧的世,難道我來到這兒,是為了感同身受些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