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如何看一個人,也許首先要看他在社會中位置。人,首先是社會人,社會性約束著一個的心緒、情感、心理、生理,最終造就一個特定的人。
第一卷山鬼謠,總有些不敢說辛棄疾的,因為那么多失落與無奈,怎么也說不完。這第二卷晏謠池,總敢說說蘇軾,因為不幸千萬種,幸運就一種而已。
蘇軾其人……我了解的蘇軾有些像胡適之,得了上天稟賦,能活的好,但放在歷史長河中,也僅此而已。也許是意難平的原因吧……兩宋的幼安與易安才那么耀眼。
想起蘇軾,總想起白居易,白居易能寫‘六宮粉黛無顏色’,也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當然也有最重要的‘賣炭翁’,而東坡也只有“把酒問青天”,只有“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當然最好的是“西北望,射天狼”,但也只出獵的貴族生活而已。淡妝濃抹……這樣的旖旎風光,大概才能描繪東坡其得意人生。西湖比西子……西子,浣紗女而已。西施縱為千古第一美人也是枯骨一堆。所謂西子,大概是東坡是對侍女王朝云的情,其實是對美女的體驗與欣賞,便不是人生最重要的愛情,眼中山水皆是女子曼妙腰身……人生閑適愜意,如此可見一般。
而真要看蘇軾,則要看‘社會人’蘇軾,那就要看王安石新政。
何為王安石新政?這就要看-中國的帝制社會。中國的帝制社會,自古便有帝王家與百姓家的對比關系……就是百姓萬
(本章未完,請翻頁)
家,養著帝王一家。
北宋帝王家,有‘三冗’。第一冗是為官多干不了事;第二冗是為兵多打不了仗;第三冗是為龐大的財政開支……也就是養活這些官員與軍人的龐大開支。
北宋趙匡胤自然極出彩的,但之后的趙姓帝王家……簡直一塌糊涂,更重要的是,還有強大的外敵……內憂外患之下,北宋滅國是很自然是事情。
而北宋百姓家,大概就四個字:積貧積弱。
怎么說呢?比如你想種一塊地,總要有耕地動力、種子、肥料、鋤頭吧,只有這樣地里的莊家才能長出來……這里大概是勞動力不足,種子又被征收的下場所,而就算種出糧食,也要面對繁重的賦稅……最終陷入惡性循環,便有了積貧積弱。
所謂王安石新政,就是要消除這種‘貧弱’的現象……很明顯,后來的南宋做到了,南宋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是“最”字,沒有之一。所以宋詞最高。只是被蒙古人毀了而已。
現在問題在于,王安能做到嗎?王安石可是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不能。
王安石做不到,不僅王安石做不到,也許根本沒人能做到……因為所謂的帝王家,其實絕不能說是皇帝一個人的,帝王家是皇族、大貴族、貴族、士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