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醫官治療過程中檢測出全程的病癥和金礦礦工的類似,那么就表示這城下有礦產。然后上報朝廷,朝廷勘察之下,發現下方確實有個礦洞,且是金礦,而且已經被開采多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發現礦產自然是要上報的,但是連月城的居民居然沒有上報而且是吞下,而且已經過去這么多年。朝廷震怒之下明察暗訪,比如會得出來起源在于當年的河工。如此追根究底之下,比如牽連極大。
謝明望道:“如果朝廷知道了居然敢有百姓私下昧下金礦,比如震怒而且這些百姓也都是死罪難逃了。但是死罪是最后一步要做的事情了,在當時,朝廷會怎么樣呢?”
顧悅行道:“朝廷會順勢而為,既然城中百姓不明白自己得了什么病,以為自己得了疫病,那就如此以為好了。甚至來說,朝廷都不需要親自動手,撤離醫官,封閉城門,撤掉大部分的朝廷差役,就可以把全城的百姓活活嚇死。至于那位朱大人......只怕也是因為被這件事情牽連,或許他知道金礦的事情,或許他不知道,可是他無論怎么解釋,都已經說不清楚了。既然無法自證清白,那就唯有一死,尚且還能保全家族名聲。”
人都是有軟肋有牽掛的。朝廷也是如此,江湖同樣。為何不管是朝廷還是江湖,都喜歡重用世家子弟,這就是個一個原因,孤膽英雄說得好聽,可是實則令人頭疼,哪怕是布衣狀元,金榜題名時候也會立刻加一個洞房花燭夜達成雙喜臨門。一來是籠絡人才,二來么,成家立業就有了軟肋。牽一發動全身,就不敢隨便動作了。
這一點,適用于朱大人,同樣,也適用于孟百川。
孟百川自己想要為了朝廷鞠躬盡瘁,那是自己的事情,想要用自己的性命保得自己全家加官進爵萬世富貴那也是自己的事情。可是,他上朝廷的功臣榜也就算了,怎么還扒著艾子書不放呢?
顧悅行一想這個就煩躁,一煩惱就怒目孟百川。要不是孟百川閉目養神躲在陰影中,估計都能被他活活給看穿。
謝明望若有所思:“所以說.......朝廷用疫情封城來掩飾金礦?而這金礦倒塌,也是因為朝廷取走了另外的金礦?”
“誰說不是呢,”顧悅行冷冷道,“這就要問問這位孟將軍,當初帶領軍隊入城,之后沒過多久,士兵就離開了,百姓也不見了,然后呢,地坑出現,整個城市坍塌.......為何之前不塌呢?”
為何之前不塌,原因就要從那些骷髏上找了。城中百姓每次挖走一個金礦石,就會取而代之的填上一個硬如金剛石的骷髏取而代之,這才保證了這個連月城多年不塌。雖然暫時不明白這頭骨和尸身分別中毒的原因,可是頭骨的作用應該就是這樣。而至于后來塌陷,是因為孟百川帶的兵士挖走了剩下的金礦,而且沒有用頭骨填充的原因。再加上地下水的干涸導致了石壁脆弱。
而這一切種種,起因居然還是因為頌雁江的水。若非是江水褪去,百姓也不會中毒發病,然后朱大知府就不會求助,醫官也不會發現端倪,朝廷也就發現不了金礦,孟百川也就不會來,然后這里就不會動亂,周至柔也不會選擇此地,絡央和謝明望也不會尋來這里.......
不來這里,他們幾人就不會窩在一個客棧里和一個頭骨大眼瞪小眼。而這一切的開始,居然是因為一次江水的漲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