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舒梅結合原主的記憶判斷出現在的時代。
歷史的年輪才滾入八十年代,華夏人民從十年浩劫中蘇醒,最混沌迷茫的時代已經過去,改革春風剛剛吹向大地。
這個時代誕生了無數姜舒梅耳熟能詳的傳奇人物,但現在他們中的大多數也和自己一樣,處在缺衣少食的困窘中。
姜舒梅在村子里轉悠著,將閑言碎語拋在腦后,腦海中只有一個字——錢。
八十年代的管制沒那么嚴格,是下海經商的好時機,那些商業大鱷的第一桶金往往都來自于不起眼的小買賣。
姜舒梅目之所及,仿佛一切都標了價格。
咕咕叫的老母雞在主人院墻里踱步,姜舒梅搖了搖頭,養殖需要的本錢不少,從前期幼苗的照顧到精心喂養,再到后面尋找合適銷路,每一樣都需要付出心血。
這中間的周期不短,更需要合適的場地和養殖環境。
這個想法被姜舒梅很快拋在腦后。
養殖不行,收雞蛋呢?
買賣無非是低買高賣的信息差,村里幾乎人人都養雞,日日攢下來的雞蛋不少,雖說糧所會在月末統一派人來收,但價格非常便宜,和賣出去的差價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自己從村里收了雞蛋送去縣城里賣呢?
這個念頭剛一興起,姜舒梅又否定了。
先不說原主的名聲已經差到極點,人家愿不愿意和她來往,單說中間運輸的風險就有些大。
雞蛋是易碎品,她沒個能用的交通工具,就算吃得下苦能忍受來回幾個小時的路程,中間也不知道要產生多少貨物的損耗。
萬一再出個意外,賺的錢還不夠醫藥費的。
姜舒梅一路皺著眉走到河邊,腦海中恨不得翻出各種商業計劃書。
以前總聽前輩說八十年代遍地黃金,現在才發現這個時候創業也沒那么好做。
河水中波光粼粼,游魚偶爾濺起波瀾,水花甩了旁邊洗衣服的姑娘一臉。
或許販賣吃食呢?河里這些魚蝦都是無主之物,可以最大程度地節約成本。
不,村里人可不是傻子,若是自己撈魚撈蝦賺了錢,旁人肯定會眼紅。
到時候這河里的魚蝦恐怕很快就會被人撈完。
連著想了幾個生意都沒能成型,饒是姜舒梅也不禁臉色嚴肅,好看的眉頭皺在一起。
倏爾聽到噗嗤一聲嘲笑,洗衣的姑娘冷嘲熱諷道:“別找了,張鵬可不在這邊,哭喪著臉也沒人心疼。”
她就是看不慣姜舒梅仗著長得漂亮把別人不放在眼里,哼,傲氣什么啊,還不是沒人要的破鞋?
姜舒梅懶得和她吵嘴,目光則自然而然地落到女孩手上拿著的棍子,莫名問了句。
“這樣能洗干凈衣服嗎?怎么不用肥皂。”
女孩立刻橫眉倒豎,“臭顯擺什么呢?村里誰家舍得用肥皂洗衣服?”
姜舒梅腦海中劃過一道閃電似的,整個人豁然開朗。
“謝謝你啊!”
她丟下一句話,拔腿就跑。
女孩莫名其妙地看著姜舒梅的背景,“謝什么謝?有病!”
但姜舒梅竟然也會說謝謝,不會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