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姜舒梅是李廣才的干孫女,他可不希望這丫頭學了幾年后一無所成,反倒因為厭學染上其他的壞毛病。
“行了,跟你逗著玩呢,知道你晚上還有事所以才沒留你吃飯,你路上小心點。”
“好好,就送到這吧,你們快回去。”
兩人相視一笑,隔閡消弭無蹤。
等邱至離開后,齊月才走進來詢問情況。
“咋樣?老爺子怎么說?”
李廣才拿眼睛瞅姜舒梅,“這丫頭想做的事情什么時候能做不成?”
齊月驚喜道:“呀,太好了,小梅要去上學了?”
她是真把姜舒梅當成自家閨女,天底下的父母大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
在她們眼中世界上沒有比讀書更正經的事了。
這年頭城里戶口多值錢吶,誰家有個正兒八經吃商品糧的城里親戚都是一門稀罕事。
可這年頭轉戶口太難,就算有漂亮姑娘能嫁到城里,一般的家庭也未必能把戶口給遷進來。
只有依靠讀書考出去才是真正的鯉魚躍龍門。
姜舒梅搖搖頭,“還要等通過考試才能入學,結果說不準,這段時間我也要先把廠子打理好。”
齊月著急了,“廠子里的事我也門清啊,你不在的時候大家也都挺好的,沒人偷懶,你得把重點放在學習上。”
“您放心,我明天就去鎮上弄一套教材,肯定不會浪費這個機會。”
齊月知道姜舒梅向來是靠譜的,一個唾沫一個釘,這才放下心。
“好好,有什么需要你干娘幫忙的一定說,別藏著掖著,咱們一家人不興那套。”
李廣才也叮囑姜舒梅,“老邱這人眼界高,總覺著咱們這個小山村出不了會讀書的,你得爭點氣。”
他漏了底,“要是你能到縣一中,我也想著拿你當例子動員村里年齡合適的孩子好好上學,一天到晚在地里野有什么出息?與其一輩子在地里刨食,不如出去闖一闖。”
姜舒梅感慨無論那個年代都有目光長遠的,李廣才雖然人在村里,但已經能看到未來了。
的確隨著機械化普及,地里需要的人工越來越少,能獲得的收入也是一樣。
到時候大批村里的青年外出闖蕩,為了防止地被荒廢,國家還會進行這方面的補貼。
村里能出去的人也未必個個都能混得好,最終還是要落在讀書兩個字上。
可李廣才現在就看到了這一點,不得不讓人驚嘆。
姜舒梅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點,“行,我好好看書。”
雖然姜舒梅有一定把握,但畢竟每個年代情況不同,姜舒梅還不知道八十年代的教材是什么樣。
明天去縣城走一遭,看能不能淘來些書本,也順道去黑市看看趙順子那邊怎么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