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英是個玲瓏人,很快明白了姜舒梅想要做什么。
想了想,她將公司本月的補貨單也拿過來了。
現在還沒有什么保密意識,再加上孫艷英想要討好姜舒梅,自然會不遺余力地幫忙。
齊月拿著單子,看不出所以然來。
姜舒梅教她,“民以食為天,所以補貨最多的商品自然是這些糧油米面,除此之外日常消耗品也需求量很大,這說明什么?”
齊月福至心靈,“說明我們的肥皂還可以在錦益市打開銷量?”
肥皂自然也屬于日常消耗品,誰家洗澡洗衣服不需要啊?
姜舒梅點點頭,“是。”
但也不全是,以后的生意畢竟是齊月要去做,姜舒梅不會點透。
齊月卻明白了什么,被姜舒梅引導著詢問孫艷英,“孫經理,我們的肥皂有可能上你們的貨架嗎?”
她看到這個數字后算了一下,如果工廠的肥皂能到這邊的商場來賣,出貨量至少會翻四五倍。
這是不是就是姜舒梅所說的打開銷路?
孫艷英搖了搖頭,“這得找采購部的,我只能幫你們引薦,卻說不上什么話。”
但她出于自己人的考量,還是實話實說。
“我們這邊擺的基本都是大廠的,要上貨架很難。”孫艷英說了個數字,“至少也是百人以上的廠,有一定名氣。”
齊月一下子不說話了,自家人知自家事。
肥皂廠在村子里是許多人眼中了不起的存在,可放在外面一比較,實在是算不了什么。
齊月有些消沉,姜舒梅再次開口。
“干娘,至少你現在已經知道了這邊的銷量,也可以考察一下別人的肥皂不是嗎?”
齊月一想也是,那句話怎么說的?
來都來了嘛。
齊月去貨架拿起別家廠子的肥皂看了看。
這年頭售貨員大都眼高于頂,根本不會出現后世圍繞著客人嘰嘰喳喳推薦的場景。
頗有種愛買不買的意味。
這樣一來,齊月也可以隨意地逛著,不需要擔心有人來打擾。
看了眼貨架上的數字,齊月點評道:“比我們的要貴得多。”
價格兩倍還多,可分量卻不如她們的多。
但又和自家的肥皂不太一樣。
齊月嗅了嗅,香味很濃,包裝也很漂亮。
即便是將東西重新放回貨架上,手上依舊會沾上味道。
齊月沉默了。
她家在余晴村也算是家底豐厚的,對價格相對而言沒有那么敏感。
如果自家和這一家的兩塊肥皂放到眼前,齊月覺得自己恐怕真的會選別家的。
看著包裝更精致,塑封袋上印著閃閃發亮的金元寶,顏色也黃燦燦的,看著就喜慶。
而且這樣的味道,洗衣服肯定會留下香味。
到時候出去,別人都能聞到味道。
齊月腦海中浮現四個字——物有所值。
但很快又為自己的東西叫屈。
這種香味應該不難吧,他們經常做桂花糕以后,手上還都是桂花的香味呢。
從這些花瓣里煮水,再用來加工肥皂,會不會也能產生同樣的效果?
這些疑惑,是齊月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的。
也不知道可不可行,卻已經開始想主意了。
姜舒梅點評道:“這就是創新。”
她沒有再多說,齊月卻明白了。
曾經的自己從來沒有想過這些東西,她一直按部就班地順著姜舒梅的路子走,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