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今天來到市里,再和別人的東西比較一下才發現區別。
明明只要多想一兩步,做一點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就可以把價格翻個倍地賣出去。
為什么以前就不動腦子呢?
而且剛才孫經理也說了,這些東西的販賣要從采購部那邊走,自己是不是可以試著和對方接觸一下呢?
就算暫時達不到要求,以后說不定也有機會不是嗎?
逛完了商場,姜舒梅的目的達到一半。
和孫艷英道謝后,帶著齊月離開了。
臨走前齊月也和這位孫經理交換了號碼。
她從姜舒梅之前告訴她的一些事情中汲取了靈感。
之前小梅可以和孫經理達成協議,賣商場以外的東西。
自己豈不是也可以照貓畫虎。
并不是所有人的經濟都寬裕,或許也有人原因用二分之一的價格,去買沒有味道,但更實用的肥皂呢?
孫艷英立刻道:“肯定是有人買的!到時候您能先給我帶來幾件樣品嗎?”
就比如她這樣經濟不那么寬裕的,就很樂意買。
齊月連連答應,心中舒了一口氣。
這次出來也不是全無收獲的,至少找到了能賣到市里的一條路嘛。
看完了商場里的東西,姜舒梅又讓熟悉這邊的江燁帶她們去了另一條街。
這邊人來人往,幾乎可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
主要是因為路邊的小販實在太多。
和縣城差不多,這邊在幾年前也是黑市的據點。
現在做生意越來越正大光明了,也變成了一個熱鬧的小集市。
齊月跟著看了一圈,發現賣的大多數還是相對而言簡單的東西。
自家做的吃食,或者衣服,質量好不好全看運氣。
肥皂這種還是很罕見的,畢竟是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
齊月觀察人流量,小聲和姜舒梅道:“其實我覺得這里買東西的人也不少,銷量不一定比商場差。”
姜舒梅也很贊同。
很多人可能看不起這種零零散散的出貨,卻不知道這種往往才是悶聲發大財的典范。
商場貴在穩定,無論刮風下雨,都會有人去。
但地價、水電、人工成本也要高的多,因而如果上了貨架的貨物,沒有一定的利潤比,反倒很不劃算。
從利潤率來說,肯定是地攤上的好很多,畢竟成本更低。
如果姜舒梅還是廠長,恐怕會開辟兩條線。
一條是專供商場的高端線,另一個則是按照現有模式發展,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子。
齊月聽了姜舒梅的話,若有所思,也真正開始規劃未來的路。
或許那些錢留在賬面上并不是最好的選擇,還不如用來招更多的工人,擴大出貨量。
實在不行就算找兩個機靈點的去縣城或者遠一點到市里擺攤,也有一定的收益。
還有小梅很久以前就提到過的品牌,齊月也仿佛有了點認知。
例如她在商場貨架上看到了好幾個耳熟能詳的牌子,甚至買了打算帶回去給孩子嘗嘗看。
同樣的東西,因為有了那些包裝,就能比地攤上貴好幾倍。
或許這就是小梅所說的品牌價值?
這一次出門,齊月的認知在不斷被顛覆中。
她開始真正思考作為廠長的職責,原來不僅僅是看著廠里工人干活就行,還要規劃未來的發展路線。
就在齊月思索間,突然被前面不遠處的吵嚷聲給驚醒了。
她隨意看過去,目光猛地一怔。
“前面是葛映雪?還有……張鵬?他們也在擺攤嗎?”
姜舒梅聽到聲音,視線也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