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些日子我要出門一趟,顧家后院便交給你了。”元錦沛沒說自己要去東域。
老祖宗沒說去何處,孟氏自然也不會沒眼色的追問,她彎身行禮道:“是,妾身定會護好后宅。”
“無妨,離出門還有些時日,這段時間你可以好好適應。”對孟氏的為人處世到現在為止顧青初都非常滿意。
當晚顧青初也對其余人說了要遠行之事,同孟氏一樣,仿佛都對老祖宗有莫名的信任,沒人問顧青初要去哪,全應承著說在盛京好好等待老祖宗安全回來。
顧青初想,顧家人還是讓她比較省心的。
另外不省心的,元錦沛當屬頭一個。
回信送到了景王府大管家手里,會直接送到元錦沛的書房桌臺上。
信中顧青初說自己覺得不合適,連理由都沒找,直說讓元錦沛另尋他人。
不管元錦沛怎么運作,她是寧良候這點不會變,先頭景王府就是發現了她的身份,所以察覺不對了。
且元錦沛這人若不喜哪個女子,太后想必也逼迫不了他。
這么想著,顧青初認為她拒絕的沒問題。
“小姐,龐府龐夫人來了,大夫人在招待。”玉鐲過來對顧青初說著,今日便之前孟氏給的期限。
“我身體不適,一切交給大夫人處理。”顧青初讓玉鐲去傳話,玉鐲是寧良候身邊的忠仆,盛京女眷皆知。
顧青初此舉也算是讓龐夫人徹底明白,她是站在孟氏這邊的。讓龐氏少弄后宅的手段,對她不管用。
董氏被抓到官府第二天,便被龐夫人領回去了,交了罰金,還挨了三大板,對弱女子來說足夠丟臉和要小半條命。
龐夫人嘴里解釋來說,那位董氏是好心辦壞事,她沒有孩子從小看著龐若蘭長大,聽聞下人說了龐若蘭得罪了寧良候,便急忙忙去道歉求原諒。
雖說好心,但卻造成了不好的影響,龐家會對外放出風聲,說董氏得了瘋病所以才去寧良候府門口鬧。
若是顧家同意,下午便會將人送到郊外莊子里養老。
像董姨娘這種送到莊子里不是去吃香喝辣的,莊子里生活條件不如盛京,是受苦去了。
顧家并不在乎董氏和何等下場,主要是龐府做出的態度,用董氏瘋病來解決之前鬧出的事,孟氏聽了還算滿意。
丑是龐家丟的,沒有沾上顧家的邊。
如此一來也通順,那日董氏翻來覆去的幾句,當時瞧著可憐是懼怕寧良候勢力,眼下龐夫人放出人得病了的消息,他人看來就變成了邏輯不通的風言風語。
瘋子臆想的事說的話,不可信。
上門的龐夫人又送了一些禮,孟氏親自送出大門,故此這事兒算是解決了。
坐在轎子中的龐夫人撩開簾子看了眼寧良候府的牌匾,目光陰翳憤恨,寧良候欺人太甚!她上門道歉連面都不露,孟氏那個狐假虎威的賤人!
心中全是恨意的龐夫人記了仇,重重哼了一聲放下簾子道:“回府!”
*
第二日一早,顧青初領著顧鑫去了趟國子監,過幾天國子監招生,顧青初是去定名額的。
剛進了前院,顧青初便瞧見了元錦沛一行人,對方壓著一名國子監的學子從里面出來,倆人打了個照面。
院子里國子監學生們面對天衛司噤若寒蟬,現場只有四名飛魚服的天衛司侍衛,但僅這幾個人,學子們覺得比禁軍一個營的人傾巢出動都可怕。
特別是總指揮使親自帶隊,武全到底犯了什么事?學子們心中不解又惶恐,生怕下一個被抓的是自己。
顧青初領著顧鑫側身,想為執行公務的元錦沛讓路,誰知他在自己面前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