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衛司影一做過許多形形色色的任務,為了讓一些官員露出馬腳,他曾故意散布過各種風聲,天衛司不僅僅有刑審一種手段。
這也是為什么百官忌憚天衛司的原因之一,他們動起手來真是葷素不忌。
影一在眾侍衛中做得任務是最多的,經驗老到的他對各類任務可以說得心應手。
唯獨眼前這一件,他有些猶豫了。
大人竟然讓他往外傳關于天衛司總指揮使玩忽職守的傳言,本身百官就想抓住天衛司的錯處,這種風聲傳出去,文武百官肯定趁此機會暗中大做文章。
如果說看了第一段話元錦沛所發出的命令,影一不知道是為了什么,當他看到后面所寫的內容,便明白了。
信的后半段寫著讓連帶原因一起傳出去。
因寧良候被抓住,元總指揮使沖冠一怒為紅顏,屠殺了東域無辜平民數百名,毫無人性,天理不容!
這則消息傳出去,最直接導致的便是將兩個人牽扯到一起去了。
什么關系能夠用得上為紅顏一怒這種詞,眾人心里有數,稍微一想便能品出其中意味。
大人做事向來周全,從未做過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謀劃。這種用自己名聲來謀事,自他進天衛司后就沒有過的事。
影一突然想起了影五之前說的話,天衛司要有女主人了。
向來揣測不懂自家大人用意的影一也不過多琢磨,確定了命令的真實性,他便著手去做了。
影一出手,又有元錦沛那番交代,自然是萬無一失。
盛京開始流傳起了元總指揮使和寧良候的流言,此事不知真假,看似空穴來風,其實也是有跡可循。
否則如何解釋元閻王那和任何人不對付的性子,唯獨對寧良候和顏悅色?
此傳聞暫時在百官中私下討論,并未流向民間,饒是如此,滿朝文武也談論得起勁。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暫且不提。
時間推到元錦沛寫完信后,他簡單吃了兩口飯隨后趕去了趙府。
他走到門口被攔下了,門口守衛對著元錦沛忍不住腿軟,礙于主家的命令,硬著頭皮把話說完了。
“元、元大人,今日趙府有事,暫不待客,望您見諒。”
守衛心里有些驚訝,他以為自己免不了被刁難或者是受一番皮肉之苦,誰知元大人竟然什么都沒說直接轉身離去了。
抬手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深覺撿回一條命的守衛連忙回府內稟告。
府中書房,顧青初揮退下人,得知元錦沛過來她只是皺了皺眉頭,然后再次陷入沉思。
她又想和元錦沛分道揚鑣了。
顧青初是個愛恨分明的人,按照她的性子,元錦沛這般執迷不悟,我行我素的做法,她心里該厭惡才是。
可她現在發現,對元錦沛無賴式行為,自己有的只是無奈。
她可以確定自己對元錦沛很欣賞,他的性格和行事作風,包括長相都在顧青初的點上,喜歡或許有一點,但這些情感是可控的。
顧青初是個很理智的人,她說的不合適并非推托之詞,而是在各個方面兩個人真的不合適。
天不從人愿,顧青初越想避開,倆人便越有牽扯,昨晚發生的情況在顧青初的意料之外。
元錦沛的言行舉止更是完全打破了顧青初的想法,高高在上慣了的人無法容忍他人忤逆,顧青初一而再再而三不留情面地拒絕。
本以為對方會知難而退拂袖離開。
結果元錦沛跟聽不懂,看不到似的,對她全然是包容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