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百姓參軍實行年限制,凡入軍滿十五年便可申請退伍回鄉,朝廷有戰隨時召回。
如今三十年過去,當年是顧家軍的士兵們,大概都在家飴含抱孫,便是老兵也不想重回戰場了。
剩下能夠申請調令的,必然都在軍隊中有官職的將領。
他們若是重回顧家軍,對寧良候來說如虎添翼。
元錦沛當時提議的便是如此,新兵不好訓,顧青初一人自是顧不來,那些熟悉顧家軍訓練方法,與顧青初有默契的下屬幫忙便可以了。
想必許多曾是顧家軍的將領,愿意重新回到寧良候旗下。
皇上認為此方法可行,當務之急是盡快立起顧家軍這個大旗,其余將軍可能因此產生不愉這點,皇上直接忽略了。
如此,才有了讓眾人酸寧良候得君寵的一幕。
當然這都是后話,眼下顧青初元錦沛與皇上議完事,二人一同從皇宮出來,元錦沛約顧青初到府上一敘。
顧青初讓自家馬車回府,上了元錦沛的車。
“方姑娘安頓好了?”顧青初先打開了話匣子。
“讓影二找好了房子,他們搬過去住了。”元錦沛想了想又道:“沒留他們在府上做客非我無情,一來和我有了牽扯他們姐弟二人日后少不了麻煩,二來我也不想再與方微染有何牽扯。”
元錦沛解釋著,他不想讓顧青初覺得自己是無情無義之人,又不想讓對方誤會他對方微染有意。
顧青初不自在地扭開了臉,她只是隨意找了個話打破安靜氣氛,沒想到元錦沛會說這些。
元錦沛邀她至府中說話,定然是有新的調查發現,顧青初不好突兀詢問便轉個話頭,結果起了反效果。
見顧青初不說話,元錦沛道:“李公公我已經派人監視起來,暫時沒有發現什么異常,他的干孫子整日不務正業,也暫時未發現問題。”
這倆人明顯和八林關一事脫不了干系,卻如此能沉得住氣,顧青初和元錦沛不覺得他們洗清了嫌疑,反而更加證明有問題。
“皇上將接待金國使臣的任務交給你,便是想讓你在軍演上贏了他們。”元錦沛話題跳得很快,下一秒又開始說起了金國之事。
“軍演切磋的項目,都是以前是顧家軍軍營里玩過的東西。”
顧青初太知道軍演比拼中獲勝的竅門了,贏了金國這點顧青初沒有太大壓力。
“到時候不僅金國使臣,遼國,海國,姜國皆會派人來。”
通常年前來大夏的那些國家,都是依附大夏或是大夏的歸屬小國,年后來的國家,則是大夏的友邦。
遼國金國和大夏并不相鄰,但距離不遠,海國和姜國離得可遠了。
他們和大夏成為友邦是因十年前張中郎外出走訪,意外開辟了貿易之路,所以相互有了聯系。
遼國和金國離得近,使臣每年互相出訪一次,海國和姜國則是三年一回,今年便是又一個三年。
所以呢?這點她早就知道了,顧青初等著元錦沛說下文。
“海國人灰眸,姜國人淺紫眸,若你見得多了,便不會覺得蕃國二皇子好看了。”
顧青初聽明白了,元錦沛的意思是她見識少,對二皇子的樣貌少見多怪才會覺得好看。
三十年前大夏沒有與外邦和平相處簽訂盟約,境內更是一個外邦人都沒有。
但她也不是沒見過啊,南蠻人那綠色的眼睛不也是與大夏人不同!
不欲和元錦沛扯這些,很明顯這廝又發神經了。
她算是看出來了,元錦沛說正事很容易跑偏,先頭說得好好的,突然提什么眼眸好看,真是不知所謂……
顧青初無語地將視線移向車外,到景王府之前暫時不想和這人說話。
她怕自己忍不住邦邦給他兩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