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您中毒昏迷半年了,顧家已勢不如前,我用盡方法未能尋得解藥,心里痛楚萬分,最近夜半時時頭痛難忍,清醒至天明,回想之前,或許是我做錯了,您中毒時衙差問我,我有一事未言明……”
這些紙有的一張寫了數封短的信,有的兩張紙寫一封長信,內容斷斷續續從她昏迷半年后開始,直到顧南入獄的一個月前。
第一封信寫的便是顧青初中毒那日的情況。
顧青初中毒時,官府重點審問了顧南,因為他反應有些奇怪,后來經過調查后確定顧南沒有嫌疑,便將他放走了。
顧南的異常是因為他心里藏著事兒。
對于府衙的詢問,顧南隱瞞了一件事情,他說自己什么都沒看見,實際上他在姑姑的房間看到了父親。
只是眨眼間人便不見了,顧南不知道是自己出現了幻覺還是父親真的死而復生。
他覺得自己沒有看錯。
官差詢問顧南是否看到了旁人進入啟元閣,他選擇了隱瞞。
這種事情說出來府衙不信,也無從查起,到時候父親又被提起來,顧南怕被有心人利用這點作壞,故此選擇沒有說。
“姑姑,我當時應該說的,昨日我又看到了父親的身影追了上去,這回我確定自己沒眼花,那人看我的眼神很陌生,對方甩開我直接輕功飛走了……”
寧良候中毒昏迷半年,周遭人已經蠢蠢欲動起來,顧南撐著整個顧家心有余力不足,好在還有先帝庇護,一時之間那些人不敢太過分。
雖沒有大事,但對暗處人層出不窮的小手段也讓顧南疲憊十足。
這個時候再說出他看到“父親”,只會亂上加亂,讓旁人更有機會對顧家出手,顧南只能隱下去,連讓人調查都做不到。
太多人盯著顧家,顧南一舉一動都被監視著。
顧南內心被一個猜測所折磨,他在想是不是“父親”給姑姑下的毒。
寧良候中毒案經過三司聯手轟轟烈烈已經調查半年了,卻是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查到。
候府內的密道,只有父親、姑姑和他知道。
“父親”是不是從暗道進來的,所以旁人不知府衙也調查不出來?
那個人會是父親嗎?失憶了還是被/操控?抑或是易容作假?
第一封信筆跡潦草,顧青初看得出顧南思維混亂。
顧南這人性子古板,愛鉆牛角尖,想不明白的事情會一直想。
往日有顧青初在旁開導還好,現在能為他撐起天地的長輩都倒下了,顧南只能獨自摸索著前行。
當年顧青初和顧青華對顧南沒什么期許,想著他當一個不重要的文官平淡過一輩子就好,平平安安最重要。
世事無常,兩人接二連三出了事兒,他們還沒給顧家的后路鋪好,顧南只能硬著頭皮去上。
先帝憐憫顧家,因顧青華戰死,寧良候中毒,故將二人的功勞延續給后輩,破格給顧南連跳三級,直接升為二品大官。
有些官四品想升三品一輩子都做不到,而顧南因長輩庇蔭直接五品到了二品,怎能不讓人眼熱。
顧家看似和以前沒什么變化,然而顧南這個當家人清楚,顧家如今在風雨中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