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廖遠一行人的飛機航班,降落在了東海國際機場。
盡管距離一帝四皇鋼琴比賽結束已經有兩天時間。
但不知道是誰走漏了消息,整個機場大廳到處都是舉著橫幅的樂迷和粉絲,他們年紀普遍在二十歲到五十歲區間。
之所以在這里要區分樂迷和粉絲,蓋因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群體。
樂迷并不鐘情于某個鋼琴家,而是對音樂這個文化種類有著特別的情感和愛意,是由衷的熱愛藝術,并且在作品上能夠產生滔滔不絕的分析和理由。
他們個人素質普遍較高,從小就耳濡目染,天然就喜愛音樂。
可以說,許多樂迷,年少時都有過音樂理想和音樂學習。
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成為樂者,所以才變身成了樂迷,但始終心有夢想。
而粉絲則普遍只是追隨某一個或兩個人。
他們會站隊呵護明星,比如我們時常在音樂廳里看到一些追著大腕音樂家索要簽名合影的人,或者坐在位子上胡亂鼓掌的,這最多只能稱之為粉絲,而不是樂迷。
在一帝四皇大賽期間,廖遠的樂迷其實并不多。
許多人也只是人云亦云,隨大流的喜歡A神。
再加上流行樂確實比較能夠吸引普通人的矚目,所以廖遠的粉絲幾乎遍布整個國內流行樂群體。
他們喜歡聽流行樂,因為古典樂聽不懂,也喜歡看廖遠在賽場上碾壓對手,大殺四方,沉迷于偶像的強勢。
但樂迷大多都屬于古典音樂的那種人,他們對流行樂深惡痛絕,與身俱來追求的就是古典音樂,并且對音樂歷史、曲式、演奏都是非常熟悉的,對作品、技巧的評論也能一語中的,是徹頭徹尾的“美音者”。
音樂是他們真正的家園,甚至于沒有樂聲在耳,就不能茍活,即便吃不飽飯,也要買音樂會門票,享受在廳內吸食鴉片一般的快感,他們忽視了職業追求,忘卻了情愛風塵,心無旁騖,只有音樂。
恍若舊時的京劇票友,恨不得天天與古典音樂共枕同眠。
當然,這種人最終的命運,要么窮困潦倒,要么成為音樂大家,絕對是兩個極端。
而處在中間的,則大多都臣服于現實,過著三點一線的普通人生活,或許偶爾空閑才會買一張音樂會門票,緬懷過去。
所以,雖然現場有數百名擁戴者,但真正的樂迷,可能占據的都不到一成。
當廖遠等人走出機場大廳的時候,身后是數不清的粉絲在瘋狂吶喊,周圍也有許多媒體記者伸出“長槍短炮”,想要采訪廖遠奪冠后的想法。
但廖遠并沒有理會,在機場大廳安保人員的護送下,坐上了公司保姆車,一路疾馳而去。
除了傅小瓷外,和廖遠一同回國的,還有林微音。
自從廖遠昨天在金色大廳演奏過《鬼火》之后,林微音幾乎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不但與廖遠入駐了同一家酒店,還訂了同時回國的機票,表現的異常熱情。
在飛機上,林微音侃侃而談對古典樂的理念,聽得廖遠和傅小瓷昏昏欲睡,直到下了飛機后,林微音才重新恢復高冷模樣,與廖遠道別后,消失在茫茫人群中。
臨走前,廖遠邀請了林微音擔任他的音樂會嘉賓,后者也是欣然答應。
隨后,廖遠也沒有半分時間休息,一路疾馳回到公司。
因為在登機前,田興德就打來電話——幸運女孩101出事了。
“《少女上學去》拍攝到了第四集,好像是因為節目組要給廖美岐單獨做一集特輯,謝雨蕁與于小溪等人不樂意,就突然離隊了,至今聯系不上她們。”
公司里,田興德一邊向廖遠回報,一邊憂心忡忡的說:“消息是昨晚才爆出來的,但已經壓下來了,可你也知道,娛樂圈就這么大,壓不了多久的,這兩天肯定會有媒體把這件事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