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一曲落幕,全場再次論于寂靜時,他喉嚨里仿佛堵上了一口痰,始終無法張口說些什么。
冰冷的手腳,代表著他此刻的內心。
終于,現場掌聲如雷。
所有人都站起身來,向這個突然驚艷起來的少年致敬。
評委席上,院長菲利普終于忍不住問道:“你的變化太大了,孩子,我難以相信,一個人竟然能在短短十幾個小時里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這究竟是為什么?”
“我于昨夜死去,走時心如止水。”
吳迪站起身來,緩緩說道:“尊敬的菲利普大人,我之所以變化如此之大,是因為我的恩師廖遠廖先生的指點……”
吳迪一鳴驚人,讓全場觀眾一片嘩然,更是讓所有觀看直播的觀眾剎那間沸騰。
“我知我將涅槃重生。”
吳迪低聲道:“希望你們能喜歡我第一次的演奏,希望我的變化,會讓廖先生感覺到欣慰。”
所有人齊刷刷的看向了廖遠,各個眼中飽含復雜。
廖遠無奈的說:“談不上指點,也談不上是你的恩師,只是平凡的一場交流而已。”
“不,您的幾句話,猶如暮鼓晨鐘,擊碎了我心中禁錮的枷鎖。”
吳迪感激的道:“若非您,我無法堅定我內心的信念。您于我的恩德如同生命再造,自然就是我的恩師。”
人們聽到了這番對話后,一個個都滿含欽佩,掌聲再次雷鳴般響起。
評審們也默默打上了評分。
“好,下一場。”菲利普說道。
言畢,他有意無意都看向了廖遠,內心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
很快,剩下的兩名選手相繼登臺獻奏,但經歷過吳迪的驚艷,即便這兩名選手極盡所能,分別演奏出了《a小調鋼琴三重奏》和《G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這兩首名曲,依然未能有任何超越吳迪的跡象。
至此,柴可夫斯基大賽鋼琴組正式表演完畢。
在經過將近半小時的討論后,柴院院長菲利普親自上臺,宣布今日比賽排名順序。
這一刻,臺下的記者們瘋狂的拍照,攝影機也在飛速的記錄著這歷史性的一幕。
“第十七屆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賽鋼琴組,第五名獲得者:肯尼斯·埃絲特……”
“第四名獲得者:路易斯·凱利……”
“第三名獲得者:妮可·埃維莉娜……”
每公布一個名字,現場就都是響起一陣歡呼,而對于選手來說,雖然有遺憾,但能挺進世界最高音樂賽事之一的柴科夫科斯基并獲得名次,就已經是此行最大的收獲,所以不管是妮可還是其他兩名選手,都對這次排名感到滿意和欣喜。
但對于全球關注這一刻的音樂愛好者來說,最激動人心的畫面,還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