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是吳迪。”
彼得想也不想就說道:“這種戲劇性的大爆發,能給人巨大的震撼效果,不管是評審還是觀眾,心底期待的都是吳迪能拿到第一名。”
廖遠笑了笑:“或許吧。”
彼得看了廖遠一眼:“你的徒弟你都沒有信心?”
“他不是我徒弟。”廖遠認真的說。
彼得嘿嘿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此時,在一片沸騰中,菲利普開始揭曉最終排名:
“第二名獲得者:德川晴明……”
當德川晴明的名字出現,全場瞬間轟然,所有人都站起身來,熱烈的鼓掌。
然而那些掌聲,對于德川晴明來說,卻仿佛是一道道巴掌,扇的他倒吸一口涼氣,一個踉蹌,差點摔倒在地。
“第十七屆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賽鋼琴組第一名,獲得者是:吳迪,恭喜吳迪。”
……
就在鋼琴組頒布開始為前五名選手陸續頒布獎項的時候,小提琴組在激烈的競演過后,也開始公布了最終排名。
具備最高熱度的裴紅玉,沒有辜負公眾的起底,以一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力壓群芳,徹底為這次大賽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而原本被視為冠軍種子的日本選手宮本朝陽,臨場發揮失常,竟然落得一個第四名,讓得無數觀眾唏噓不已。
在接受獎項頒發,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裴紅玉和吳迪竟然似乎是非常有默契一樣,面對世界各國電視臺、直播網站的鏡頭,道出了極為相似的一句話:“我已于今日重生,感謝恩師廖遠的上帝之手。”
這句話,讓原本只是普通評審的廖遠,讓全世界正在觀看直播的觀眾們印象深刻,許多懵懂的小提琴手、鋼琴師都是急忙查閱關于廖遠的一切簡歷。
這使得廖遠這個名字,在國外的谷歌搜索引擎上,短時間內成為了第一熱詞。
全世界諸多的小提琴手、鋼琴愛好者們,都是在推特、臉譜上大肆討論。
終極問題之一:“如果我拜廖遠為師,四年后,我能否拿到柴可夫斯基大賽鋼琴組或小提琴組的第一名?”
這個問題在推特被轉發次數一晚上突破了十萬次。
無數專家、業內人士踴躍回答,甚至連柴院官方推特都加入了討論陣營。
但答案無從揭曉。
而這種現象,卻在飛速發酵。
當廖遠回國之后,小黃魚公司忽然接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郵箱信件,并且公司大樓的停車場,幾乎停滿了一輛輛高級轎車,導致許多中心大廈其他公司的職員只能把車停在對面大樓的停車場。
而小黃魚經紀公司咨詢室內,一個個成功人士帶領著自家孩子在此處流連忘返,田興德、徐蓓鴻、易正等人可謂是忙得不可開交,拒絕又不好拒絕,畢竟這些人的身份,不是民營企業老總,就是五百強的高管,或是政要單位的一二把手。
他們來到小黃魚公司只有一個目的,想讓自家孩子拜廖遠為師,教導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的學習,并且心甘情愿支付巨額教育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