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長出現在教室窗外,看著胡麗娜有板有眼的教導孩子們學習《保衛黃河》,臉上露出了驚奇之色,但旋即還是搖搖頭。
他始終難以相信胡麗娜會堅持下來。
這些年,隨著西部支教計劃的展開,越來越多的支教老師從大城市來到這里,想要在這里干滿三年,到時候有了教師名額指標,他們就可以回到城市里上班了。
但是,這些嬌生慣養的城市娃兒們,哪里受得了山村溝溝里的苦喲!
最長的堅持了一個月,最短的當天就離開了。
村長嘆息了一聲,直接就坐在了地上,拿起后腰別的煙桿,點燃了煙嘴,一邊抽煙,一邊聽著孩子們唱歌謠。
慢慢的,他就抹了抹眼角,深吸一口氣。
黃河……
多久沒見過黃河的水了?
臨到老死,可能都沒機會出去了……
……
“熱烈歡迎著名音樂家廖遠先生,著名經濟學家董秋生先生!”
西河千戶苗寨,兩輛大巴車緩緩停靠在苗寨前。
和雙河村不同,西河寨畢竟是一個小鎮,所以基礎設施建造的極好,周圍山清水秀,這里房屋也是節次鱗比的緊挨著,挨家挨戶都建設的極為小康,給人感覺就是一個旅游勝地,城市里繁忙的上班族們,休假期間來這里獨家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就是地區有點偏遠。
前來迎接的還是幾個穿著苗族服飾的少女,相貌靚麗,載歌載舞,廖遠全程微笑,他聽不太懂這里的語言,不遠處的婦女們說的不知道是客家話還是什么,對廖遠指指點點,笑的很開心。
廖遠回頭問道:“驗收情況怎么樣了?”
“全都通過了,相信我,就算是八級地震也絕對扛得住!”
董秋生有些意氣風發,相比較生意場上的過心斗角,動輒上億的流水單,這種慈善事業,反而讓董秋生覺得格外有意義。
此時,兩名美麗的苗族少女給廖遠和董秋生一一獻上了象征著貴客的苗族織錦。
董秋生到是不為所動,但廖遠卻是連忙感謝,苗族少女撲哧一笑,用生硬的普通話說:“歡迎來到西河!”
接著,西河鎮鎮長快步走了過來,握著董秋生的手就是大力的搖晃,激動的說:“董先生,我們終于見面了!感謝您對西河鎮基礎建設的支持!……”
感謝話說了一堆。
直到廖遠問道:“學校呢?我可以去看看嗎?”
鎮長聞言,愣了一下,連忙說:“當然可以,但是廖先生、董先生不遠千里迢迢而來,我們西河鎮自然是要做地主之誼……”
“不必了,我就想看看學校。”廖遠微微一笑。
鎮長笑道:“那好,阿桑,你帶廖先生去學校看看。”
學校建設的很好,也很漂亮,足足有五層樓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