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二的前奏較為緩慢,但卻猶如暴風雨前的寧靜,充滿了緊張。
人們沉入其中,能準確的感受到一絲沉重,仿佛其中暗藏危機。
隨著旋律漸漸加快,一陣陣磅礴大氣的琴音拔地而起,那似乎永無止境的琶音大跳,一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高手!這是高手!”
盯著那雙手,臺下不少選手的腦海里下意識的冒出了這個想法。
匈二這首曲子,對鋼琴師的基本功要求相當之高,而且也因為是李斯特的作品,所以對個人技術的要求也絕對是業內最頂尖的。
比如彈奏時的移動幅度,是所有鋼琴曲中處于頂尖難度的水準,因此,很多人都不喜歡在現場演奏這首曲子。
即便是一些成名的選手,都不一定能夠保證穩穩當當的彈奏出正確的音準,所以通常情況下,會選擇放慢速度去演奏。
但年僅十八歲的吳迪,卻告訴在場所有人,什么叫做年少有為。
那雙手宛如海底的觸手怪物,在黑白琴鍵上掀起一陣陣洶涌奔騰的波浪,超快速的輪指,看的人們眼花繚亂。
“好快的刀!”
“那是手,謝謝!”
“彈這首曲子需要強悍的體力,這個華人少年好厲害!”
“畢竟是柴可夫斯基大賽的冠軍選手,雖然很強,但并沒有出乎我的意料,他就應該有這種水準。”
“很厲害,可是我并不喜歡他的演奏,炫技成分太多,沒有感情。”
“是的,他的技術水準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但在個人風格和理解上,似乎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
“他還小,未來絕對是殿堂級鋼琴家。”
現場的選手們雖然覺得吳迪的彈奏還不夠完美,但內心底卻并沒有否定吳迪未來的成就,因為單就現在的表現水準來看,吳迪已經超越了現場大半人,畢竟《匈利亞狂想曲》這種浪漫主義時期的炫技作品,非殿堂級絕對難以演奏。
特別是最后的收尾階段,吳迪的雙手已經快到幾乎迸濺出了火花,琴鍵上到處都是殘影,比起原版的匈二來,也幾乎要快上一些。
當一曲結束,全場再一次陷入了寂靜。
即便是那些對華人鋼琴家有所輕蔑的選手,此刻也都沉默了下來。
掌聲雷鳴中,評審們交頭接耳,經過多番討論,吳迪拿到了99的最終得分。
只差一分,便是滿分。
同時,這也是目前為止,皇家音樂廳里所有選手中的最高分數,至于另外兩個賽場有沒有滿分出現,還不得而知。
很多人一瞬間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作為炫技流選手,吳迪的表現已經達到了這個類型的頂尖,如果到了總決賽上,吳迪的對手里存在炫技派選手,吳迪的實力絕對能達到一步碾壓的效果。
喬治剛剛擊敗孟晗后的得意,在目睹完吳迪的演奏后,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滿臉凝重,看向走下臺的吳迪,感覺到一絲棘手。
“老師,我回來了。”
吳迪下臺后,回到座位席上時,恭恭敬敬的向廖遠行禮,這讓在場的無數選手都是頻頻側目。
“不錯,沒想到你小子還有兩下子,行,給姐漲面兒!”
傅小瓷大大咧咧的拍了拍吳迪的肩膀,注意到周圍人的目光,滿臉的笑容:“我很滿意!”
廖遠也點頭道:“表現的很好,超出我的意料。”
吳迪松了口氣,笑著手:“是老師教導的好。”
廖遠莞爾,他很想說一句話,但最終還是閉口不言。